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乳营养成分及其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兰威  周晓红 《营养学报》1997,19(3):366-369
人乳营养成分及其变化TheNutrientCompositionanditsChangesinHumanMilk张兰威*周晓红1肖玲张颖郭明若PSKindstedt2(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哈尔滨150030)ZhangLanwei,ZhouXi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米蛋白对生长期幼鼠及成熟期大鼠肝脏脂类水平的调控效果及年龄对调控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分别给雄性Wistar 7周龄幼鼠及20周龄大鼠投喂CP为20%及14%的大米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2 w后,检测各组幼鼠、大鼠肝脏总脂质、肝脏总胆固醇及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结果各实验组间幼鼠及大鼠生长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酪蛋白组相比,大米蛋白组、大豆蛋白组幼鼠及大鼠的肝脏总脂质水平、肝脏总胆固醇含量、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酪蛋白组,大米蛋白降低幼鼠及大鼠肝脏总脂质、肝脏总胆固醇、肝脏甘油三酯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米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间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的膳食条件下,大米蛋白能够显著降低生长期幼鼠及成熟期大鼠肝脏脂类含量,显示与大豆蛋白一致的降低肝脏脂类水平的作用效果,并不受年龄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3.
大豆含有38~40%的蛋白质,18~20%的脂肪及丰富的磷脂等,其八种必须氨基酸平衡,不饱和脂肪酸丰富,是优质的植物食品。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资源。根  相似文献   
4.
Binst.  G  张兰威 《肉品卫生》1997,(2):24-26
肉腌制过程中添加少量的亚硝酸盐(156mg/kg)可以防止肉毒梭菌的生长,还可以起到肉的发色和提高风味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在肉中可以与氨反应生成亚硝酸胺,该化学物能引起癌变。从健康考虑,必须降低肉中亚硝酸盐用量,以减少形成亚硝酸胺的潜在危害。准确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必要的,目前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包括(1)用澄清或非澄清方法对样品浸提,(2)比色测定亚硝酸盐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米蛋白对生长期幼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调控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给7周龄雄性Wiser幼鼠投喂富含1%胆固醇的大米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2周后,检测各组幼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肝脏总胆固醇及肝脏游离胆固醇含量,测定粪总胆汁酸、中性粪固醇的排泄量. [结果]各实验组间幼鼠生长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与酪蛋白组相比,大米蛋白组、大豆蛋白组幼鼠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肝脏总胆固醇含量、肝脏游离胆固醇含量及胆固醇表观吸收率显著降低(P<0.05);大豆蛋白组幼鼠的粪总胆汁酸、中性粪固醇排泄量显著增加;大米蛋白组粪固醇排泄与酪蛋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富含1%胆固醇的膳食条件下,大米蛋白能够显著降低生长期幼鼠血清及肝脏胆固醇水平,显示出与大豆蛋白一致的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效果,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有效地阻碍肠道胆固醇的吸收,而非单纯地刺激粪胆汁酸的排泄.  相似文献   
6.
牛初乳蛋白对大鼠股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初乳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和喂食牛初乳蛋白的去卵巢低、中、高剂量共5组,其中3个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牛初乳蛋白0.20、1.00和2.00g/kgbw连续灌胃12周。检测体重、股骨长度、股骨重量,股骨近心端、中段和远心端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喂食牛初乳蛋白的各剂量组骨密度、股骨重/骨长、股骨重/体重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每天给予0.20mg/kgbw牛初乳蛋白能显著增加去势大鼠股骨近心端、中段和远心端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各种增殖因子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选出几种增殖效果好、价格低的物质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得出长双歧杆菌(PBA)增殖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基础上额外按体积分数添加平菇汁20%、卷心菜汁20%、豆浆20%、胡萝卜汁5%.在此培养基中,PBA经16 h培养,菌数可达2.45×109CFU/mL;得出婴儿双歧杆菌(INF)增殖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基础上额外按体积分数添加平菇汁10%,蕃茄汁15%,肝浸汁15%,在此培养基中INF经16 h培养,菌数可达2.58×109CFU/mL.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法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三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比较,确定三种方法对牛乳中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限、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操作难易程度等关键参数,同时指出国标TIC法在检测限方面,AOAC认证的BSDA法在操作难易程度方面的缺陷,建议采用经济省时、简便易行、检测限较低的试管扩散法作为BSDA法及TIC法的补充,应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肿瘤营养不良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根据肿瘤产生部位不同其发生率在40%~80%,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至关重要。肿瘤营养不良与肿瘤自身高代谢、肿瘤相关厌食症以及肿瘤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目前肿瘤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并没有完全消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人体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维持人体健康,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稳定、具有抵抗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在有限的外部干扰时仍能保持菌群结构稳定;而非健康人体则表现为菌群多样性降低,丧失对外部环境压力的抵抗力,发生肠道微生态紊乱等不良状况,如肿瘤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往往会伴随肠道菌群总数下降、多样性降低、有益菌比例减少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机体免疫能力和患者的食欲。益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制剂对人的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可预测其调节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细胞因子、胃肠肽等介质分泌改善食物摄入和小肠营养吸收对肿瘤患者发生的营养不良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就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潜在作用进行系统论述,并提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