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例严重外伤的十二指肠破裂病人诊治情况。结果 1例病人因漏诊未及时手术,出现腹膜后脓肿,经手术引流后出现十二指肠狭窄;1例及时诊断十二指肠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容易漏诊,特别是复合伤,病死率高,手术时间及方式比较关键,腹部X线片及CT检查比较重要,术中仔细探查十二指肠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舒鹏  庞勇  程龙  代鑫  汪涛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80-83,71
目的 评估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Spyglass DS治疗早期局限性肝内胆道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普外内镜中心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经ERCP联合Spyglass DS治疗的12例早期局限性肝内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ERCP联合Spyglass DS治疗的早期局限性肝内胆道结石患者均能实现技术成功;结石取净率为91.7%,手术时间为37~132min,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 ERCP联合Spyglass DS治疗早期局限性肝内胆道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胰岛素抵抗的针灸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针灸在调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肥胖症等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对于胰岛素抵抗可致的各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浅刺内关、公孙对脑梗塞大鼠血浆NOS和ET-1含量的影响,探讨浅刺对脑梗塞大鼠作用机制。方法:将2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造模组和空白组,采用血栓栓塞法建立脑梗塞大鼠模型,后将造模成功的180只大鼠随机分为浅刺针法组(组)、常规针刺组(组)、模型对照组(组),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组)。比较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等指标。其中神经体征评分参照Berdson评分分级法,内皮素1采用非平衡法的测定,由自动Y计数器直接给出有关参数,标准曲线及样品浓度。一氧化氮合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程度均较其他3组低(P<0.01)。其他3组中,浅刺针法组及常规针刺组的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低(P<0.01)。而浅刺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则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均较低(P<0.01)。结论:脑梗塞模型鼠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较正常鼠高。经针刺内关、公孙治疗,尤其是浅刺治疗后大鼠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浅刺疗程的增长,降低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疗法,对照组予卡马西平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日、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③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轻患者的面部疼痛,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调督针法组、常规针法组和非穴针刺组各10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以益。肾调督针法组及常规针法组有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仅、IL-6和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施予针刺治疗后各针法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益肾调督针法可以有效地抑制TNF-α、IL-6和IL-8的表达.从而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庞勇  田伏洲 《消化外科》2014,(6):493-496
全覆膜自膨胀金属支架(FCSEMS)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和慢性胰腺炎等因素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在FCSEMS完全取代塑料支架成为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首选之前,应充分评估支架移位、胆道感染、胰腺炎和支架无法移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良性的主胰管狭窄,FCSE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支架移位率较高,需要更好顺应性和末端喇叭口的支架设计.理论上讲,FCSEMS会堵塞分支胰管导致胰管感染,但目前并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报道.由于FCSEMS治疗主胰管狭窄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FCSEMS使用应限制在治疗复发性和有症状的胰管良性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红芪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CP)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8个剂量组,Ⅰ组为阴性对照组、Ⅱ组红芪提取物低剂量组(1.0g/kg·bw)、Ⅲ组为红芪提取物中剂量组(2.0g/kg·bw)、Ⅳ组为红芪提取物高剂量组(4.0 g/kg·bw)、V组为红芪提取物低剂量组(1.0 g/kg·bw)...  相似文献   
9.
陈琪  汤礼军  陈涛  庞勇  王涛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1200-1201
目的探讨微创双通道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我科首创采用双通道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5例,其中多发性结石1例,单发结石3例,胆囊息肉1例。首先在超声引导下,从右侧肋间隙经皮经肝,胆囊床穿刺植入细的(7F)猪尾型引流管,再从右侧肋缘下经皮胆囊底部穿刺,植入20F外鞘管,建立双通道,经右侧肋缘下外鞘管就可通过胆道镜进入,了解胆囊腔、胆囊黏膜、胆囊颈部、胆囊管和结石位置、数量、有无结石嵌顿,用取石网将结石依次取出,较大的结石需钬激光碎石后取出,小结石可用吸引器吸出及生理盐水冲洗。胆道镜检查确认无结石残留,放置20F的T型引流管,术后第3d复查B超或胆道造影,观察有无结石残留。如无结石,拔出右侧肋缘下20F引流管,细的(7F)引流管引流3~7d后拔出。结果5例胆囊结石患者经微通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最大结石直径约2.6cm×1.8cm,经钬激光碎石将结石取尽,有1例患者结石较多较大,分3次取石,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漏胆、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双通道保胆取石术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简单、安全、可行、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行金属胆道支架置入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BD组31例患者中29例实施支架放置,26例(89.7%)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中位生存时间为26周;ERCP组44例患者中38例(86.4%)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中位生存时间为28周。29例单侧支架置入者和35例双侧支架置入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28周。结论:经PTBD及经ERCP的胆道支架置入对肝门部胆管癌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PTBD方式放置时可采用单侧置入,以ERCP方式放置时应进行左右侧双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