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济宁市2型糖尿病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济宁市三所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糖尿病患者330例,对患者慢性并发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脑血管病变24.85%、心血管病变23.71%、下肢血管病变3.97%、眼病变30.51%、肾脏病变12.43%、神经病变58.75%,总患病率为7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为大血管并发症独立保护因素;②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收缩压、性别为糖尿病眼病独立危险因素;③糖尿病病程、年龄、血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为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④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腰股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肾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腰股比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必须严格控制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自制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为依据,探讨因子分析法在研制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应用。方法在已确诊为结核病的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253例研究对象,用自制结核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LI-TBV1.0)进行测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及相关性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结核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47个条目进行主成份因子分析,按特征根大于1并经方差最大旋转后提取12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6.0%。其中,共性模块提取出8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2.19%;特异性模块提取出4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68.33%;各维度的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大,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小。结论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维度相关性分析显示此量表的效度较好,因子分析是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研制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纤维连接蛋白(FN)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利用HPMC体外培养模型,HPMC分别经含1.5%、2.5%、4.25%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培养6、12、24、48h后,用ELISA法检测HPMC分泌FN及PAI-1的情况。结果 ①1.5%、2.5%、4.25%葡萄糖作用于HPMC,使培养上清中的F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FN增高的程度与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②2.5%、4.25%的葡萄糖作用于HPMC,使培养上清中PAI-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增高的程度与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1.5%葡萄糖液与对照相比没有差别(P〉0.05)。结论 高糖促使HPMC分泌FN、PAI-1增加,在腹膜纤维化的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制定改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合理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F-36及自制量表(QLI—TBV1.0)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48例结核病患者和248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量与评价并对收集影响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54±18、52±16、38±21、64±30、46±23、56±24、33±17、43±22、60±17)与对照组(81±14、78±20、75±19、80±12、68±11、77±18、85±20、70±17、85±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的QLI—TB总分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领域的平均评分(95±16、23±14、18±10、28±17、30±12)与对照组(151±14、42±18、25±8、39±23、42±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痰涂片结果、并发症等。结论QLI—TBV1.0可以用于我国结核病生存质量的初步测量,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低下,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济宁市糖尿病患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济宁市糖尿病患者相关行为及生活方式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城市社区人群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济宁市医院和社区内随机选取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各3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凋查表,进行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的发病与吸烟(OR=1.520,P=0.047)、吸烟指数(OR=t.223,P=0.010),嗜甜食(OR=18.497,P=0.000),嗜腌制食品(OR=12.783,P=0.000),重度职业性体力活动(OR=1.630,P=0.003),人际关系冲突(OR=1.214,P=0.027),亲人亡故(OR=1.355,P=0.038)呈正相关,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R=0.310,P=0.000),生活有规律(OR=0.381,P=0.028)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嗜甜食、嗜腌制食品、吸烟指数、重度职业性体力活动、精神创伤是影响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因此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的结构与表面形态。研究了该膜组成、料液浓度、温度等对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不仅对乙醇-水溶液,而且对许多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溶液都具有很高的渗透汽化脱水的选择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7.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血气胸常规手术,我科使用的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因胸瓶连接不严漏气致血气胸不愈合较为少见,我科遇到1例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世界95%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新发病例占全球的16%[1].因此,结核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与CD209基因-336位点多态性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肺结核发病中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1:1配对病列对照设计,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技术检测167对病例和对照的CD209基因-336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对肺结核相关环境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A、GA和GG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1.0%,42.5%,36.5%和35.3%,45.4%,19.1%.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768,OR 95% CI=1.167~2.679,P=0.007).调整环境因素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与肺结核发病仍有关联(OR=1.918,OR 95% CI=1.234~2.979,P=0.004);GG和GA基因型与卡介苗接种史(P=0.000)以及与吸烟史(P=0.000)对肺结核发病均有正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结论 CD209基因-336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的肺结核易感基因型,GG和GA基因型可能与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济宁市2型糖尿病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济宁市3家医院糖尿病患者330例,以同期体检者330人作对照.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普遍较低,与对照组、常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患病的态度积极(OR=0.13)、饮食控制良好(OR=0.40)、经常锻炼(OR=0.26),其生命质量得分较高;并发症数目多(OR=18.19)、家庭人121多(OR=12.18)、病程长(OR=7.21)者,生命质量较差.[结论]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疏导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