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 MRI 检查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变化,为腰麻穿刺提供信息。方法120例病人术前行腰部 MRI扫描:正中矢状面测量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并按脊柱单元分区。结果120例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范围在 T12-L2-3水平,主要集中在 T12-L1(15%)、 L1 U (21.7%)、 L1 M (23.3%)和 L1 L (18.3%)之间,8例位于 L1-2水平以下,其中1例女性在 L2-3水平。结论 MRI 检查能够准确判断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为腰麻提供信息,避免穿刺时损伤脊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胃排空功能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至我科行机械通气24 h且拟行肠内营养患者进行研究。入选的76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回抽胃液组(对照组,38例)每4 h使用回抽胃液法评估胃残余量进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超声监测组(38例)每4 h使用超声测定胃排空或胃动力指数的方法指导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记录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流及腹泻次数、前白蛋白、脱机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结果超声检测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较传统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6.2)vs(45.1±7.8)h,P0.05]。超声测定组与传统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3.2%(5/38)和36.8%(14/38)、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55.3%(21/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脱机时间[(3.6±1.1)vs(5.8±2.0)d]、ICU住院时间[(9.2±2.6)vs(12.3±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可更科学地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提高肠内营养疗效,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MRI影像资料,了解与脊髓麻醉相关的解剖结构,测量与麻醉相关的经线,为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应用1.5TeslaMRI机对120例病人行腰部磁共振扫描:横断面测量L3-4及L4-5间隙棘突在体表定位点A,至蛛网膜下腔的最近点B的距离,蛛网膜下腔在横断面背侧测量的最大宽度EF。结果:从皮肤至蛛网膜下腔最近点距离( AB线):L3-4为51.7±7.5 mm、L4-5为54.6±7.6 mm,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的宽度(EF线):L3-4为13.4±2.4mm、L4-5为12.0±2.9 mm,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脊髓麻醉穿刺时,穿刺间隙选择L3-4比L4-5成功率更高,安全性L3-4比L4-5低。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均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特点,为门诊短小手术患者麻醉的首选药物.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4.5 μg/ml异丙酚麻醉时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与剂量过大有关[1].增加异丙酚剂量可降低瑞芬太尼的用量[2],因此本研究拟测定复合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5.60μg/ml)麻醉时瑞芬太尼引起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深呼吸预处理对全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所致缺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深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做10次深呼吸,对照组任其自然呼吸,麻醉方法均为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SpO2变化趋势。结果两组发生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22例和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SpO2值有2例降至97%~98%,但无1例低于95%;对照组有21例SpO2降至99%以下,其中16例低于95%,给予人工辅助呼吸;两组SpO2变化相比,深呼吸组缺氧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实施无痛人流术,麻醉前深呼吸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可避免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拔管期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人患者40例,按照序贯法TCI血浆浓度分别为0.6、0.8、1.0、1.2和1.4 ng/ml的雷米芬太尼,初始靶浓度为1.0 ng/ml,若患者拔管时SBP高于基础值的20%或HR快于100次/分,或拔管时出现呛咳、躁动,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的雷米芬太尼TCI;反之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的雷米芬太尼TCI。计算全麻拔管期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的雷米芬太尼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TCI雷米芬太尼抑制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1.03 ng/ml,其95%CI为0.97~1.09 ng/ml。结论LC全麻拔管期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的雷米芬太尼EC50为1.03 n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肺内氧浓度的适宜新鲜氧流量. 方法 选择择期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 60岁,体重指数18.5 kg/m2~25.0 kg/m2.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行容量控制机械通气.首先调节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O2)为30%,分钟新鲜气体流量0.1 L/kg.当患者呼出氧浓度(fractionalconcentration of expired oxygen,FeO2)为30%时,开始提升患者肺内的氧浓度:依次调节分钟新鲜氧气流量(oxygen flow rate,FO2)为0.02、0.04、0.06、0.08、0.10、0.12、0.14、0.16 L/kg,同时将FiO2调至100%,比较不同FO2时患者FeO2从30%升至50%所需要的时间(t30%~50%),并计算每次所需要的新鲜氧气量(oxygen uptake,VO2),将FO2与VO2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①当FO2分别以0.02、0.04、0.06、0.08、0.10、0.12、0.14、0.16 L/kg提升患者肺内氧浓度时,t30%~50%分别为181、97、68、58、53、49、47、44s.②当FO2分别为0.02、0.04、0.06 Ukg时,t30%~50%减少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O2 0.08 L/kg~0.16 L/kg与FO20.02 L/kg~0.06 L/kg比较,以及FO2 0.16 L/kg与FO20.08 L/kg比较,t30%-50%均明显减少(P<0.01).③FO2与VO2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0.864(P<0.01). 结论 当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FeO2为30%时,选择FO2 0.08 L/kg~0.10 L/kg可快速提升FeO2至50%,同时又避免了新鲜氧气的过多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高度储血器放置对负压吸引下红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库存时间30~40d、证实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浓缩红细胞与同血型的血浆混匀(1U∶100ml),每次抽取50ml,共60份,随机均分为三组:H组、N组和L组。依次将每份血液平铺于平底金属弯盘中,通过200mm Hg的吸引负压将弯盘中的血液收集于储血器内。根据储血器放置的高度分为三组,储血器高于弯盘水平30cm(H组);储血器与弯盘同一水平(N组);储血器低于弯盘水平30cm(L组)。比较三组60s内储血器中收集到的血液容量(V收集),比较负压吸引前弯盘内和负压吸引60s后储血器内血液的红细胞畸形率(EDR)以及上清液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结果与吸引前比较,三组血液EDR、FHb在负压吸引后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H组比较,N组和L组V收集明显增加,而EDR和FHb在负压吸引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负压吸引可引起经过血浆混匀后的库存浓缩红细胞形态改变和发生溶血,这种损伤程度与负压吸引过程中储血器放置的高度有关。其中,储血器放置于吸血平面上方30cm时对红细胞造成的损伤程度要高于放置在同一水平或下方30cm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管、主支气管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气管腺癌1例、食管癌9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癌7例、甲状腺癌术后纵隔内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均行64排CT扫描及气道重组.其中气管狭窄5例,右支气管狭窄1例,气管合并左或右支气管狭窄7例,气管、左右支气管均狭窄5例;气管狭窄51% ~70%7例,71%~90% 11例.所有患者均为重度呼吸困难,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评估Ⅳ级17例、Ⅲ级1例.患者均经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经气管插管连接管的吸痰孔进入,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术全程监测血压、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 SaO2)、呼吸频率.术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情况,麻醉及手术相关重要并发症,评价全麻效果(舒适度评分),并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价.对患者在麻醉过程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SaO2以及手术前后动脉血气监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8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7例出现轻度痰中带血、1例痰液涌出堵住支架,对症处理后好转,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其他麻醉及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分9 ~11分17例,6~8分1例;手术过程中患者均配合良好;舒适度评价优16例,良2例.呼吸频率及心率在麻醉苏醒后[分别为(18.6±1.4)和(73.2±7.6)次/min]明显低于麻醉前[分别为(37.1±2.8)和(106.5 ±14.2)次/min](t值分别为17.81、3.80,P值均<0.01),SaO2在术中[(91.2±1.8)%]高于术前[(76.3±8.6)%](t=2.06,P<0.01).麻醉苏醒后患者SaO2[(94.5±4.3)%]较术前明显升高(=2.26,P<0.01);血压在麻醉苏醒后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综合评价均良好.结论 恶性气管狭窄在充分评估后,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5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82例, 女369例;年龄65~100岁[80(73, 86)岁]。患者均行关节置换、空心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情况, 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494例)和死亡组(57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时贫血、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等。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性, 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所有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明确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时贫血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相关(P均<0.01),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折类型、ASA分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