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骨髓炎易迁延反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慢性骨髓炎最根本的治疗是清除所有失活的骨和软组织,手术清创的质量依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1],当失活骨和软组织被清除后,治疗的重点就转移到所遗留的死腔上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抗生素球珠、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抗生素球珠研究较多的有Klemm等应用含庆大霉素的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链[2],有研究表明抗生素球珠具有填充死腔、局部组织抗生素浓度高及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3].我们2008年3月-2010年5月应用去甲万古霉素骨水泥珠链治疗慢性骨髓炎16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掌指骨骨折在临床手外伤中较为常见,约占手外伤的25%。治疗掌指骨骨折,早期良好复位和可靠内固定对最终恢复手部功能至关重要,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手功能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在倾向于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可靠固定、对肌腱、神经及血管损伤轻微的目的。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弓根固定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方法用椎弓根固定系统对95例腰椎滑脱症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Ⅰ级(差),Ⅱ级(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sfeffee分级:Ⅰ级(差)1例,Ⅱ级(可)4例、Ⅲ级(良)36例、Ⅳ级(优)54例。对Ⅰ级Ⅱ级大概原因分析,Ⅰ级1例椎弓根螺丝松动,Ⅱ级2例是椎板减压不充分,另2例是滑脱椎体复位程度过大。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椎管狭窄减压应彻底,充分的植骨融合,重度滑脱椎体复位程度不可过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个体化、有限化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10年10月本科共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其健康状况和治疗愿望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及JOA评分,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JOA评分显著提高,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9%,优良率达94.7%。术后Cobb角平均减少了11.3°,腰椎生理前凸角平均增加了12.1°。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及断棒现象,植骨融合率100%。[结论]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后路个体化、有限化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MIIGX3硫酸钙骨水泥填充软骨下良性病变刮除后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20例股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病变刮除后采用MIIGX3硫酸钙骨水泥填充,X线定期对骨吸收和自体骨替代过程进行观察,于术后6和12个月,确保MIIGX3硫酸钙骨水泥完全吸收并被自体骨替代,采用中心旋转测力机测定术后不同时期患侧下肢生物力学特性。结果:20例患者手术成功,切口一期愈合,MIIGX3完全吸收并被自体骨替代,时间11~13周,平均(12.23±1.22)周;术后12个月巴氏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12个月扭转1.5°时扭转刚度、扭转1.5°时扭矩、荷载800 N时压缩刚度均高于术后6个月,荷载800 N 时压缩位移小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IGX3硫酸钙骨水泥填充软骨下良性病变刮除后骨缺损生物力学表现较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满意,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7.
自1937年Rees首先报告手部高压注射伤以来,国外已有一百多例病例报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近年来亦有20多例手部高压注射伤报告,但其致伤物均为高压液体。最近我们收治一例手部高压气体注射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37年Rees首先报告手部高压注射伤以来,国外已有一百多例病例报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近年来亦有20多例手部高压注射伤报告,但其致伤物均为高压液体.最近我们收治一例手部高压气体注射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骨髓炎易迁延反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慢性骨髓炎最根本的治疗是清除所有失活的骨和软组织,手术清创的质量依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1],当失活骨和软组织被清除后,治疗的重点就转移到所遗留的死腔上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抗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股外动脉全支植入联合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治疗中青年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2008年采用旋股外动脉全支植入联合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治疗中青年中晚期股骨头坏死128例136髋,手术先将旋股外动脉全支在手术显微镜下游离后植入股骨头坏死区内,然后采用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以改变负重力线,增加股骨头包容,减轻股骨头坏死区应力,促进其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0 min,手术出血量平均56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24~96个月),大多数患者髋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24个月随访显示优良率达84.6%,X线片示大部分患者塌陷没有加重,死骨吸收并出现修复.[结论]旋股外动脉全支植入联合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是中青年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可保留一个无痛且功能良好的髋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