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海安县16 932例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梅毒报道资料大多为主动检测资料,对被动检测资料报道较少,加之原有筛查方法多为非特异性,易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对被动人群进行灵敏度、特异性较高的筛查有助于对梅毒流行状况作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监测CRP和ESR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假体的材料、骨水泥及外科技术的明显进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1],但是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治疗非常棘手,常常导致假体置换手术的失败.CRP和ESR一直被认为是可靠的炎症早期临床上易于检测的相关指标.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献血员血清置于56℃30min灭活,离心去除沉淀后,按1∶2、1∶4、1∶6稀释比例检测试剂盒中多批号的阳性对照质控物。结果抗RNP/Sm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抗SS-A抗体(++~+++):1∶2稀释后,显色程度均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RO-52抗体(++~+++):1∶2稀释后,显色为+~++;1∶4、1∶6稀释后,显色程度为+。抗核小体抗体:1∶1、1∶2稀释后可出现阳性;1∶4、1∶6稀释后,显色均为阴性。结论自身抗体质控血清制备方便,质量可靠,可满足临床检测室内质控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低值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试剂盒标准品、二级标准品进行重复测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检测低限(lower limit of detection,LLD)、生物检测限(biologic limit of detection,BLD)、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itivity,FS)、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定量检出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s,LoQ)的统计计算。结果 LLD为0.044ng/mL、BLD为0.18ng/mL、FS为0.18ng/mL、LoB为0.03ng/mL、LoD为0.108ng/mL,尝试计算低值HBsAg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确定定量检出限(LoQ)约为0.5ng/mL。结论使用灵敏度性能和不确定度2种方法进行评价,该检测系统对低值HBsAg分析能够达到试剂盒规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老年梅毒血清学阳性感染者218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梅毒患病率有所提高,但分析报道中有关梅毒监测对象多为主动检测资料,且阳性患者年龄区间报道均在性活跃年龄。近年来随着医院对被动人群进行输血前梅毒抗体筛查,使得大量隐形梅毒感染人群暴露。据报道,老年患者占被动人群50%以上,这种感染现象比较特殊,我们对此种梅毒感染流行状况作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不同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益祥  吉飞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30-3131
目的:通过对RPR、TP-ELISA和TP-PA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选择一种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以TP-ELISA、RPR法检测住院患者25632例。TP-ELISA、RPR法中任一种阳性者以TP-PA法确认。结果:TP-ELISA阳性率为1.61%,TP-ELIS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90.5%;RPR阳性率为0.67%,RPR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41.9%。结论:TP-ELISA法是住院患者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了解其在本地区流行状况。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25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M和HEV-IgG)。结果:肝炎住院患者中有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115例(10.22%)。结论:对肝炎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可帮助了解本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lb/Cr)排泄率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7例2型DM患者血浆P-选择素、von Willebrand因子(vWF)、血清C反应蛋白(CRP)、Alb/Cr,并根据尿Alb/Cr排泄率分为3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型DM患者血浆P-选择素、vWF、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2、0.001),并且与其尿Alb/Cr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P-选择素、vWF和血清CRP可作为观察2型DM并发血管病变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骨折手术患者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6 d及12 d的血标本,用散射比浊法测量CRP。结果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CRP变化相似:术后2 d出现的峰值水平与骨折部位有关,并反映手术创伤程度。深部切口感染术后4 d CRP临界值为96 mg/L。结论根据CRP反应动力学确定骨折术后时间相关的CRP参考值。CRP偏离参考值特别术后4 d〉96 mg/L,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