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中miR-133b-3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左归丸组, 每组6只。模型组、左归丸组采用卵巢切除术构建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左归丸组灌胃左归丸水煎液10 g/kg, 连续灌胃12周。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钙、磷水平, ELISA法检测ALP水平;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培养各组破骨细胞,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RUNX2蛋白表达。对各组大鼠骨组织进行miRNA测序及差异表达分析。采用miR-133b-3p类似物及其对照处理破骨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方法检测破骨细胞增殖活力, 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活性,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33b-3p与RhoA的靶向关系, 采用miR-133b-3p类似物及RhoA共表达的"挽救"实验研究左归丸影响破骨细胞活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左归丸组骨密度增加(P<0.05或P<0.01), 血清钙、...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该骨折发生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转子部血液循环丰富,骨折后较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可引起肺炎、褥疮等并发症,自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我们采用中药辨证内服配合骨牵引及滑动鹅头钉(dynamic hip screw DHS)或股骨近端交锁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2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的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B组应用双螺钉系统固定。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7%、B总有效率为93%,A组患者内固定满意率为80%,B组为91%,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 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折不愈合例数以及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手术时间略短于A组;A组内固定失败例数为6例,B组为1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a以及2 a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确切,而且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低,特别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止血带松开时机和引流管夹闭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单膝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术中关闭伤口前电凝止血后松开止血带、术后夹闭引流管6h(观察组,40例)和术中全程使用止血带、术后引流管处于自然开放引流状态(对照组,30例),观察两者的出血量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输血例数及输血量:观察组11例(27.5%),平均输血量2.7 U;对照组24例(80.0%),平均输血量3.4 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深、浅静脉血栓形成例数:观察组5例(12.5%),对照组1例(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闭合伤口前电凝止血后松开止血带、术后夹闭引流管6 h能够明显减少TKA围手术期的总出血量,但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同时与手法复位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踝关节骨折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手术组和手法组,手术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法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96%,手法组总有效率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手法组住院时间为(10.23±2.68)d,术后组为(7.78±6.87)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手法组发生骨质疏松5例,关节僵硬6例,手术组患者骨质疏松1例,关节僵硬1例,螺钉断裂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及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手法复位同样具有优点,在具体的治疗中,应该综合多种情况合理选用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共220例为实验组,并将其按脊柱矢状位形态分为三型(Ⅰ型、Ⅱ型、Ⅲ型),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无脊柱疾病、下肢关节疾病以及畸形的健康人共1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并比较各组的差异性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间的脊柱后凸角(TK)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腰椎段后凸角(TL)、腰椎前凸角(LL)、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Ⅲ型组T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Ⅱ型、Ⅲ型的LL和S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Ⅰ型组(P〈0.05),Ⅱ型、Ⅲ型的LL和SS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型组PI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型、Ⅲ型的PT高于对照组和Ⅰ型组(P&lt;0.05),Ⅱ型、Ⅲ型的PT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TK与TL、LL、PI、SS有相关性,TL与LL、PI、SS具有相关性,LL与PI、PT、SS、矢状面垂直轴( SVA)具有相关性,LL与PI、PT、SS、SVA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Ⅰ型组中,TK和TL、PI、SS具有相关性,TL和LL、PI、SS具有相关性,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Ⅱ型组,TK与TL、SS具有相关性, TL和LL、PI、SS具有相关性,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Ⅲ型组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Y和SS、SVA具有相关性;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lt;0.05)。结论骨盆参数各参数之间和脊柱矢状位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的联系,虽然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独活风辛汤结合微针通经法对背肌筋膜炎患者腰背功能、疼痛及腰部静动态肌耐力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25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8)和对照组(n=127),对照组进行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风辛汤及微针通经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视觉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腰部静动态肌耐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8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体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RMDQ、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风辛汤结合微针通经法治疗背肌筋膜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背功能,缓解疼痛,提高腰部静动态肌耐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FNF)老年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半髋关节置换(HA)的临床效果及近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统计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老年FNF患者59例,观察组( n=29)采用THA治疗;对照组( n=30)采用HA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