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修复股骨近段骨缺损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5例股骨近段良性和恶性肿瘤,年龄20~32岁,平均26.7岁。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最长为16.2cm,最短10.8cm,平均12.4cm。均采用冷冻异体骨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加压钢板内固定、髋关节融合术治疗。经12~37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其中4例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80%。本术式的最佳指征为股骨近段良性或低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年轻患者。该手术具有内固定牢靠、不需外固定、护理方便和融合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进行兔体内桡骨中段横断骨折的黏接固定,观察其在体内降解的速度以及对桡骨横断骨折黏接固定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模型对照组,36只/组。①全部动物腹腔麻醉后常规方法锯断桡骨制作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拭干骨折断端血迹后在断端间滴入一两滴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胶(由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添加催化剂及辅助成分精制而成),加压并维持1min,以使胶体充分固化;模型对照组不采用内固定,以尺骨为支架进行自然固定。③术后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6只/组。对断端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胶体残留情况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选用大白兔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大体观察和X线片检查结果:两组均于术后4周可见骨痂形成,8周骨折线模糊并有较多骨痂形成,12周骨折线完全消失;但前8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慢,8周以后材料已经基本降解吸收,两组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同。②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随着胶体的降解,骨折逐步愈合,术后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材料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12周时编织骨密度基本接近骨组织,连接骨折断端,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模型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愈合程度基本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相似。结论:在黏接固定兔桡骨骨折过程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提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是黏接固定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经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14例的治疗结果,其中12例随访1-18年,平均4年8个月,9不全瘫痪者中,7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完全瘫痪者部分恢复。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着重阐述了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认为有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者,应以手术为治疗为主,结合放疗或化疗;而无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者,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防止瘫痪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块植骨。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4周、8周及12周拍X线片观察测量各组手术节段平均椎间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及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三组DSH、IVA和LA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三组间D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及12周,A组DSH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IVA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A、B组IV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LA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A、B组L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周时,A、B组颈椎标本各向角位移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后伸外A组各向稳定性优于B、C组;平均刚度均强于B、C组;ROM均小于B、C组(P0.05)。A组在植骨区和椎间融合器边缘可见大量成熟的骨小梁组织,材料交界处可见大量纤维骨痂及新生骨形成,骨组织与材料表面已发生嵌合;B组的植骨块与椎体间的新生骨小梁已改建为成熟的骨小梁,部分区域尚可见未完全矿化的类骨质;C组可见较多的纤维骨痂形成,在骨小梁表面有红色的类骨质,部分区域有成熟的骨小梁。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促进山羊颈椎前路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5.
跟骨严重压缩型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报道11例(12个跟骨)跟骨压缩型骨折.按Essex—Lopresti分类;Ⅱ°7个、Ⅲ°5个,均采用海绵加压螺钉固定及或骨折塌陷区植骨治疗.经平均19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81.8%.作者认为:(1)跟骨骨折后影响足部功能的内在因素是早期对B(?)hler角、跟骨体的高度和宽度、距下关节面及跟骨轴的复位程度;(2)骨折塌陷区复位后大量植骨是防止骨折不愈合或跟骨体再度塌陷的关键;(3)术后早期非负重性功能锻炼有助于足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报道52例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其中手术治疗为主32例,化疗为主12例,(153)Sm-EDTMP内放射为主6例,放疗为主2例。经综合治疗后,10例不全瘫痪者中,2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4例完全瘫痪者无改变。44例随访1~5年,1年存活率为29.5%(13例),3年存活率为9.1%(4例),5年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期为8.4个月。文章详细讨论了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的诊断标准、发病率、来源判断及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股骨颈骨折在多发性损伤中容易漏诊,我们通过从收治的车祸伤中骨股颈骨折记诊的14例进行总结,对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尽可能减少漏诊的目的.方法:本组1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2例。均为车祸致伤.结果:本组股骨颈骨折漏诊占同样股骨颈骨折的1.53%。漏诊中最常见的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共10例,漏诊率为对.5%。结论:在合并同侧股骨子骨折时,应警惕股骨颈骨折的漏诊.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在股骨干骨折时拍摄髋关节X线片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腕关节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肿瘤64例(骨巨细胞瘤51例,软骨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均行瘤段广泛切除。采用不同方式重建桡腕关节,其中带血管蒂腓骨上段移植27例,游离腓骨上段移植23例,人工腕关节置换8例,同种异体桡骨下端移植6例。对64例患者的疼痛情况、功能、腕关节活动度、X线片及肿瘤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平均随访10年3个月。结果 51例骨巨细胞瘤有3例2-3年后局部软组织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软组织肿块;7例软骨肉瘤有4例无瘤存活,2例局部复发行截肢术,1例死于肺转移;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2例无瘤存活(分别为术后8年和19年),4例术后1-5年肺转移死亡。4种重建方式中,腓骨上段移植组功能优良率达93%以上(带血管蒂腓骨上段移植组骨愈合较快,平均3.2个月;游离腓骨上段移植组移植骨平均愈合时间为4.9个月,但两组间远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及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人工腕关节组腕关节各项活动均较好,但手的握力不如腓骨上段移植组,优良率为87.3%;同种异体桡骨下端移植组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桡骨远端破坏较广的侵袭性骨肿瘤及其他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广泛切除后,可根据肿瘤性质及骨缺损情况,选用不同方法重建腕关节功能。对于恶性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加压融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关节加压融合术屠重琪饶书城胡云洲李志铭随着髋关节人工关节手术的广泛开展,髋关节融合术在骨科手术中日趋减少,但对患有髋关节严重破坏,尤其是股骨上端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年轻患者,髋关节融合术仍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治疗手段。我院自1992年1月~1994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肿瘤应用保肢手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1980-04/2004-08住院治疗的肱骨近端肿瘤患者109例,根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41例。采用瘤段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或全肩关节置换或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并辅以恶性肿瘤的术前及术后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治疗组术后24h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①手术当日,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主动等长练习。每个动作重复五六次,以后每天增加2次左右,达到20次。②术后第1天开始帮助患者在床上做等长握拳运动,5min/次,2h/天。③术后第3天开始,在患者能够耐受的范围内作腕、肘关节屈伸等被动等张活动。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后两组患者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评分:正常30分;优24~30分;良19~23分;可12~18分;差≤11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109例,治疗组68例,对照组41例。①两组患者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19.7和12.2分,治疗后2周:23.8和15.6分,P<0.05)。②术后3周肢体功能优良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犤85%(58/68),41%(17/41),P<0.05犦。结论:肱骨近端肿瘤应用保肢手术并实行围手术期的个性化和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