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6F尿管作为封堵器应用于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的3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中17例未使用封堵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另外18例应用6F尿管作为结石封堵器的患者设为观察组, 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结石逆行移位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的合并肾或输尿管积水、结石逆入肾脏改用软镜、输尿管破损、术后24 h结石残留、术后24 h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F尿管经简单改造后可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钬激光手术中, 其明显减少了术中结石移位现象, 安全可行且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敲减MMP-10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人MMP-10的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膀胱癌T24细胞系移植瘤,每周两次监测并比较各组裸鼠体重、瘤体大小,于接种后第5周处死裸鼠,取出皮下移植瘤,并比较各组瘤体重量的差异,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0表达水平。结果:皮下注射膀胱癌T24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100%。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观察结束时MMP-10 siRNA组所剥离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裸鼠的平均体重并没有明显改变(P〉0.05),提示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对裸鼠的一般情况影响不大,并没有明显的毒性或副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MMP-10 siRNA组MMP-10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普通成瘤组和阴性对照组,提示瘤体内注射siRNA可以在体内有效敲低MMP-10的表达。结论:MMP-10在人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有效且安全地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的BPH人群服用坦索罗辛后剩余尿量、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的变化。方法:选择有下尿路症状的BPH人群,测定其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应用坦索罗辛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后3个月随访1次,连续2次,比较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参数的变化。结果:服药后前3个月临床症状参数改善较明显,3个月后变化不再明显,维持在平稳水平。结论:坦索罗辛对有下尿路症状的BPH人群的临床症状参数有明显改善作用,尤其对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减少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铱192放射治疗结合腔内手术治疗短段前尿道狭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铱192放射治疗结合腔内手术治疗短段前尿道狭窄,降低腔内手术术后复发率。方法:短段前尿道狭窄患者286例,均行尿道内切开术,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173例,术后尽早行狭窄段铱192放射治疗;另一组为113例,未行放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之间的复发率(X^2检验)。结果:286例均手术成功,放疗组1年内19例复发,复发率为10.98%;未放疗组1年内62例复发,复发率为54.8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腔内手术治疗短段前尿道狭窄术后尽早行狭窄段铱192放射治疗是预防狭窄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会师治疗后尿道闭锁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治疗。方法 56例入院前均已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的后尿道闭锁患者,闭锁段长度0.6~2.8cm,平均1.7cm,麻醉下分别从尿道及膀胱造瘘口置入尿道冷刀切开镜,会师后行尿道内切开术及瘢痕电切术,术后留置尿管1个月。结果 56例拔出尿管后均排尿通畅,随访1年,13例术后3个月后不同程度尿线变细,行尿道扩张3~5次后症状消失。结论内窥镜下会师治疗后尿道闭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以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发的Wistar大鼠膀胱癌模型,研究漆黄素对大鼠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膀胱灌注MNU的方法诱发Wistar大鼠原位膀胱肿瘤(MNU灌注时间为第2、4、6和8周)。第1周至18周行漆黄素溶液(400μmol/L)膀胱灌注。在第19周时处死大鼠,获得的膀胱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末端标记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第19周时漆黄素处理组膀胱癌的发生率为22.2%(4/18),MNU诱癌组肿瘤的发生率为70.6%(12/17),两组相比肿瘤的发生率、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UNEL实验证实漆黄素显著增加膀胱肿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漆黄素上调促凋亡分子p53和Bax蛋白表达,下调抗凋亡分子Bcl-2和Survivin表达。结论:漆黄素可抑制MNU膀胱灌注诱导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与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人群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寻找影响血清PSA值的最主要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191例51~81岁有LUTS的BPH人群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值。应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血清PSA值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TPSA、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FPSA/TPSA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TPSA、FPSA呈强正相关关系(P<0.01);与FPSA/TPSA值呈弱负相关关系(P<0.05)。残余尿量、IPSS评分与血清TPSA值呈弱正相关关系(P<0.05)。最大尿流率和血清TPSA值有弱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只有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值有相关性(P<0.01),其他因素与血清PSA值之间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导致血清PSA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新近发现E3泛素化连接酶的成员之一SPOP在肾癌中作用关键,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SPOP在肾癌中表达上调且通过活化B-Catenin的活性来促进肾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本研究继续研究SPOP在肾癌成瘤与增殖中的作用,并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siRNA靶向沉默肾癌细胞内SPOP的表达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及MTT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成瘤与增殖能力的变化;运用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探索SPOP在肾癌细胞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潜在靶分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OP与其靶分子SETD2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POP siRNA显著减低肾癌细胞的体外成瘤及增殖能力;SPOP的变化不影响肾癌细胞内SETD2 mRNA的表达,但当采用蛋白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预先阻断细胞内SETD2蛋白的合成后,SPOP siRNA能明显延缓SETD2蛋白的降解.进一步检测人肾癌组织标本中SPOP与SETD2的表达结果证实,SPOP与SETD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r=-0.41,P<0.05).结论:SPOP能增强肾癌细胞的体外成瘤与增殖能力,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为促进抑癌蛋白SETD2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