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救治严重肝脏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例严重肝创伤病人的手术资料,对64例严重肝创伤施行了1根以上的主肝静脉阻断。结果治愈60例(93.75%),并发症的发生率12.5%,胆瘘4例、黄疸3例、肝脓肿1例,死亡4例(6.25%)。结论肝静脉肝血流阻断技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医患纠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为惨重的后果,同时也给医疗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医患纠纷的双方即使得到解决,也没有真正的赢家。医患之间的矛盾究竟该怎样化解?双方的权益又怎样才能得到保障?如何去避免?针对医患双方,北京陈志华律师事务所的陈志华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食管返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腔分流术、脾肾分流术及Phemister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portal vein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PVC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PVC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肠腔分流术18例(包括肠腔侧侧分流术12例、肠腔端侧分流术4例,肠腔自体血管架桥术2例);脾肾分流术与Phemister术各3例。结果门诊随访时间平均38(3~108)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肝功能、血氨正常。术后1年内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2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者11例(肠腔分流术后10例、Phemister术后1例);轻度静脉曲张7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2例、Phemister术后2例);中度静脉曲张4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1例)。术后1年内行门静脉系统CT重建者5例,均为肠腔分流术后患者,显示肠腔吻合口通畅3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大口径门体分流术(肠腔分流)是治疗PVCT、预防PVCT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旨在提高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尚修万  汉利  尹戈  王金国 《山东医药》2008,48(30):67-68
采用腹腔镜行囊肿切开或切除后引流治疗肝囊肿78例、脾囊肿11例、胰腺囊肿4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90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手术时间40~280 min,平均78.5 min;出血5~30ml,平均15 ml;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2 d。无腹腔感染、胆漏、胰漏和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13个月,无复发。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脾囊肿和胰腺囊肿效果满意、创伤小、瘢痕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肝、脾、胰腺囊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重症主动脉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围手术期动态监测主动脉病变患者82例动脉血乳酸浓度,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分析动脉血乳酸含量,再根据动脉血乳酸峰值将患者分为高峰值亚组(〉4~10 mmol/L)与低峰值亚组(2~4 mmol/L),对比2亚组患者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动脉血乳酸含量均随手术时间延长逐渐增高,术后6 h达到高峰,存活组手术前至术后48 h内的9个监测时间点动脉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低峰值亚组病死率仅为8.3%(4/48),显著低于高峰值亚组的35.3%(12/34)(P<0.01).结论 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浓度可判断病情,并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