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SDU hESm 1)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EB再贴壁培养诱导分化神经细胞,分别于悬浮培养EB阶段和EB贴壁培养阶段的神经分化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0.5、 5、50?μg/mL 的GM 1,观察EB的形成,计数神经标记性抗原Nestin和β Tubulin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含GM 1的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生成"透亮EB", 分化出Nestin和β Tubuli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不含GM 1培养基诱导出的神经细胞数量,不含GM 1形成的EB发黑;在悬浮培养形成EB开始加GM 1比EB贴壁培养开始加GM 1产生Nestin和β Tubulin阳性细胞数目更多,但2个加GM 1阶段产生的神经细胞百分率均随GM 1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首次发现GM 1可以诱导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定向产生神经前体细胞(Nestin阳性),在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的过程中,悬浮培养EB阶段加入GM 1更有利于hESC的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化学激活的技术,建立小鼠孤雌胚胎干细胞系。方法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小鼠卵母细胞,待囊胚形成后,分离内细胞团,细胞传代、扩增。待传至37代时,核型检测查染色体,用微卫星技术进行纯合性鉴定,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胚胎干细胞表面标记Oct-4、SSEA-1及SSEA-4的表达情况,并用畸胎瘤试验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结果该细胞株为孤雌来源,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表达ALK,表面标志物Oct-4、SSEA-1阳性,SSEA-4阴性。体内注射后,在局部形成含三个胚层组织的畸胎瘤。结论通过钙离子载体A23187和6-DMAP化学激活小鼠卵母细胞,可以得到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不育夫妇中至少一方染色体存在多态性者105例作为多态组,随机选取同期行辅助生殖治疗且夫妇双方染色体均正常的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助孕过程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多态组原发性不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3.81%vs.55.00%,P0.05);多态组自然流产史比例与对照组相仿(13.16%vs.12.82%,P0.05);多态组与对照组比较,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受精率、优胚率、着床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产率、子代男女比例、子代畸形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多态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vs.17.40%,P0.05)。结论染色体多态性对辅助生殖治疗参数无显著影响,但可能会增加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