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人工骨及抗生素混合材料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手术,摘除死骨,清理死腔将混合材料植入,消灭死腔,利用骨的诱导和再生原理及抗生素的缓慢释放,促进骨愈合。结果 本组15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14例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本术式治疗慢性骨髓炎,病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力学原因.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4月所收治的50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病例从临床角度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 螺钉被放在离骨折处较远位置导致钢板应力增大,是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钢板长度过短,抗张力能力降低,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由于粉碎骨折骨连接没有在骨折区实现,作用在钢板上的压力会因为作用长度的增加而导致钢板断裂进而影响骨折愈合;螺丝的数目不足是骨折端不稳定重要因素;钢板置于压力侧易发生断裂,进而引起不稳定;当压力侧的骨皮质产生缺损,钢板将要负荷较高的弯曲应力而断裂,同时引起骨折端不稳定.结论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原因很多,其中螺钉位置不当、钢板长度过短、粉碎性骨折是三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实验方法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不同类型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肢尸体标本4对,用生物力学机测试各种冠状突骨折时肘关节外翻及外旋稳定性。结果肘关节伸直外翻位移及外旋转角在冠状突无骨折、Ⅰ型骨折、Ⅱ型骨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冠状突Ⅲ型骨折时显著增大。结论冠状突骨折情况下,Ⅰ型、Ⅱ型骨折时肘在伸直外翻位及在伸直外旋位是稳定的,应以保守治疗为主,Ⅲ型骨折时不稳定,应该手术修复冠状突骨折。  相似文献   
4.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常由于跌倒时手掌着地肌肉收缩撕脱所致。在肘关节后脱位过程中,冠突与滑车相撞或肱肌收缩导致冠状突骨折。2003-2007.年,我们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此类损伤12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常由于跌倒时手掌着地肌肉收缩撕脱所致。在肘关节后脱位过程中,冠突与滑车相撞或肱肌收缩导致冠状突骨折。2003-2007.年,我们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此类损伤12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4—2007年,我院收治尺骨冠突骨折23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临床资料:尺骨冠突骨折均按Regan和Morrey的分类,Ⅰ型冠突尖骨折,Ⅱ型冠突骨折受累小于50%,Ⅲ型冠突骨折受累大于50%。本组23例尺骨冠突骨折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0—70岁,均为跌倒后手掌撑地时肘关节处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横断骨折钢板固定时螺钉与骨折线距离对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骨密度值相近的胫骨干标本20个,于骨干中间部位制作成横断骨折标本,用12孔胫骨干加压钛质接骨板固定于前外侧。将标本随机分成外翻位移试验组(A组)、外旋转角试验组(B组),每组又按试验过程中螺钉与骨折线不同距离分成a、b、c 3个亚组。调制好的牙托粉将标本两端固定后,将A组标本水平位放置于生物力学机上,钢板侧在下方,于骨折处垂直向下载荷,记录胫骨外翻位移。将B组标本竖直固定于生物力学机上,胫骨平台侧向上,给胫骨外旋负荷,记录外旋转角。结果 a、b、c亚组外翻位移分别为(3.41±0.21)mm、(5.07±0.35)mm和(5.46±0.32)mm,外旋转角分别为(1.55±0.22)°、(2.07±0.20)°和(2.65±0.31)°3个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骨折钢板固定时,螺钉越靠近骨折线时稳定性越强,内固定时螺钉应尽量靠近骨折线。  相似文献   
8.
9.
1 病例报告   男,52岁.胸背痛5个月,下肢无力2个月,胸闷呼吸困难20 d.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T10-L1棘突区压痛,叩痛伴有放射感,自耻骨联合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   ……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稳定性生物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关节不稳定系肘关节损伤、关节面和韧带结构的损害引起.临床可见于肘关节脱位、半脱位或肘部畸形,肘关节连接松弛,尺骨近端呈侧方或前后方移位等.肘关节的稳定是维持正常功能的基础[1].肘关节不稳定基本上有三种模式[2]:(1)后外侧旋转不稳定.(2)外翻.(3)内翻内侧旋后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是最常见的不稳定机制,可由单纯骨折到复杂骨折脱位.外翻的不稳定是最常见的慢性过度负荷问题,尤其在投掷者.内翻内侧旋后不稳定作为一种重要的不稳定模式近来已被认识.各种不稳定机制几乎都与冠状突骨折相联系.随着对肘关节脱位的病理解剖学认识的加深,人们对肘关节不稳定的兴趣也在增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力学试验,但结论有一定差别.我们曾对冠状突骨折及合并桡骨小头粉碎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3],其实验及结论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