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袁某,男,47岁。于1962年一次战斗中右臀部中弹。当时曾摄片示子弹位于右盆腔内,4个月后转局方医院。治疗期间中弹部位疼痛,并伴哮喘发作,需经止有、平喘等药物治疗方能缓解。此后常感伤部疼有,且多与哮喘同时发作,逐渐频繁、加重。曾多方就医,均未取子弹。1987年5月13日入我院。查作见:体弱,喘息,端坐呼吸,双肺哮鸣音。X线摄片见子弹位于右坐骨直肠窝。直肠指诊:距齿状线上6cm,直肠右侧壁可触及一1.5cmx1.0cm硬物,光滑,可活动。于1987年6月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异物取出术。取尾骨尖至右肛门后弧形切口,逐层进人,右…  相似文献   
2.
热疗对肿瘤的致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热疗对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的致伤机制,高热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加强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整体条件下,高热还可以从细胞代谢,微环境以及血液供应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富含谷氨酰胺二肽和支链氨基酸的新型20种结晶氨基酸配制的全肠外营养液对短肠综合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谷氨酰胺二肽组、标准组、无氮组及虚拟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之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S- )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谷氨酰胺二肽组与标准组及无氮组相比,T淋巴细胞转化率、CD4 /CD8 及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富含谷氨酰胺二肽和支链氨基酸的20种结晶氨基酸更有利于手术后创伤应激期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其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 1,男性 ,2 0岁。起病前晚饮啤酒 50 0ml,次晨觉头晕 ,乏力 ,晚上晕倒一次 ,自行恢复 ,患者未重视 ,第 3日晨排柏油样黑便一次 (量较多 ) ,呕出暗红色血 60 0ml ,伴头晕、乏力、心悸、不适来院就诊。入院时查体 :血压 11.5/6.1kPa ,心率 12 0次 /min ,神清 ,腹部平软 ,上腹剑突下轻压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 :WBC 10 .3× 10 9/L ,Hb 113g/L ,血小板 180× 10 9/L ,急诊B超示肝大小正常。入院后行抗酸、止血及对症治疗 1周 ,仍反复呕血及黑便。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见 :肝脾不大 ,胃膨…  相似文献   
5.
温热和照射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已得到大量基础和临床实验证明,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测定了上述处理后各组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的生产量,并以此作为细胞内自由基生成的间接指标,并初步探讨其联合作用机制,为大肠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保留乳腺治疗乳癌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临床Ⅰ、Ⅱ期乳癌患者实施了乳癌区段切除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或抗雌激素(TAM)治疗.结果:13例获随访,2例失随访.4例患者随访10~14年,6例随访8~9年,3例随访5~7年.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存活,其中1例于术后4年10个月患侧乳癌局部复发,行患乳单纯切除;术后6年7个月发现对侧腋淋巴结转移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随访10年仍健在.全组患者无病生存率92.31%,复发率7.69%,治疗效果不低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结论:保留乳腺治疗临床Ⅰ、Ⅱ期乳癌可作为同期乳癌根治性手术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7.
慢性腹直肌损伤的病人并无明显外伤史,故有作者称为自发性腹直肌损伤。此病常易披误诊为腹内疾病或因此而误行手术。我院外科近两年处理此病43例,现将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中放射治疗——附27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进展性胃癌,手术往往难以彻底,加之病灶近邻器官对放射敏感,使体外放疗剂量受到限制。因此,应用术中放疗技术;即切除病灶后在手术野内做一次大剂量照射。以提高疗效。 本院自1979年7月至1984年8月收治胃癌279例,分成术中照射组和手术组。起初两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Wistar大鼠小肠大部切除和肠外营养模型,重点研究富含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的新型20种结晶氨基酸对大鼠肠粘膜形态结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TNF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虚拟对照组、无氮组、20种氨基酸和17种氨基酸组。虚拟对照组为空肠上段距屈氏韧带10cm处横断,以5-0丝线端端吻合,该组口服常规的大鼠饲料,液体由中心静脉输注。后三组切除75%的小肠,空肠上段及回肠末段分别剩余15cm及10cm肠段,残端对端吻合,无氮组能量由脂肪乳和葡萄糖组成的TPN经中心静脉供给,20种氨基酸组和17种氨基酸组及虚拟对照组等氮,四组动物非蛋白热卡相等。术后隔日称体重。术后4、7天收集粪尿测氮平衡,术后第8天眼眶采血测肝功能、TNF、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及Th/Ts,鼠尾无菌采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处死动物后计算脏器指数,采集肠粘膜标本,测定肠粘膜DNA、RNA含量,观察粘膜形态结构,测量粘膜厚度与绒毛高度。结果20种氨基酸组、17种氨基酸组、虚拟对照组测得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无氮组(P<0.05)。20种氨基酸组和虚拟对照组其体重丢失、氮平衡及空肠粘膜形态均好于17种氨基酸组;血清白蛋白、TNF、Th/Ts、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空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和其DNA、RNA的含量也高于17种  相似文献   
10.
大鼠短肠综合征全肠外营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切除大鼠中段小肠,建立大鼠短肠综合征(SBS)全肠外营养模型(PN)。方法选择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20种氨基酸组(Gln-PN组)、17种氨基酸组(Std-PN组)、无氮组。三组动物均切除75%的小肠,空肠近端及回肠末端各保留10cm,空回肠以5-0丝线对端吻合。从其右侧颈外静脉插管并持续输注含有不同结晶氨基酸的肠外营养液,同时观察术后动物表现及各组动物间体重、氮平衡、肠粘膜的形态结构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该动物模型基本符合短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同组动物间体重、氮平衡、肠粘膜的形态结构及外周血CD4 /CD8 差别显著(P<0.05)。结论本模型在研究不同营养成分对SBS大鼠营养支持效果、SBS大鼠肠粘膜病理形态改变及临床愈后等方面可供临床选用,且其重复性好、稳定、动物活动不受限、存活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