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椎体后缘离断症(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常见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继发腰椎椎管狭窄,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严重时伴有马尾神经症状[1-3]。根据离断物的大小和位置,分为小中央型、小外侧型、大单侧型、大中央型、大双侧型[4]。虽然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是治疗PRAS的有效方法[2,5-6],但随着脊柱内窥镜技术、微创理念及手术工具的不断改进,近年来,有学者[7-11]采用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PRAS,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对于下位椎体后上缘大中央型PRAS,内窥镜技术处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2],如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盲视处理上关节突时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较高;Yeung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操作区域不精准,无法到达侧隐窝[13]。近年来的全可视内窥镜技术在可视下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若充分显露神经根及硬膜囊,需要去除较多的关节突,影响脊柱长期稳定[14-15]。2018年6月-2020年7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全可视脊柱内窥镜下靶向侧隐窝入路技术治疗PRAS患者32例,该技术可在保留小关节完整性的前提下,切除上关节突下半部腹侧以及部分椎体后上缘,彻底切除致压物,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一类主要因颈椎退变不稳引起的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也称之为Barre-Lieou综合征[1];在现有文献的研究中,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可的学说主要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体液因子学说以及本体感受器学说,但每一种学说都不能完整解释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而且这几种学说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加强对颈性眩晕的认识,降低其误诊率,笔者就其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即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0年10月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5/S1椎间盘突出症56例资料,男38例,女18例,年龄16~45岁,(33.7±12.6)岁.根据椎间盘突出方向与患侧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12月应用UBE技术治疗11例单节段TOLF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9~72岁,平均58.2岁。责任节段:T6、7 1例,T7、8 1例,T8、9 2例,T9、10 2例,T10、11 2例,T11、12 3例。影像学检查示骨化部位位于左侧4例、右侧3例、双侧4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胸背痛或下肢痛,伴下肢麻木、乏力。病程2~28个月,中位病程17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胸背痛及下肢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