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自1979~1989年收治股骨干骨折病人290例,293个骨折。将回顾病例分为3~15岁和16岁以上两个组,分析其治疗与并发症。结果3~15岁组骨折愈合快,并发症也少,平均住院时间31天;16岁以上组牵引治疗骨愈合慢,平均住院46天。而内固定治疗平均住院26天,骨愈合也快,内固定中普通钢板并发症多,加压钢板和髓内针较理想。因此认为,15岁以下病人以牵引治疗为宜,16岁以上者以内固定为好,争取在24~48h完成,复合伤及开放骨折最好在12~24h内完成,其可减少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是指肌肉、筋膜、韧带、腱膜等组织的病变。病程长、痛苦大,影响骨关节功能。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大多疗程长、费用大,患者难以坚持。自1988~1990年我们对50例患者,以中药为主配合封闭治疗1~3个疗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道自1990~1994年收治平时四肢手枪伤53例.11例按传统原则行清创,延期缝合;42例Ⅰ期闭合伤口,其中一期修复11例骨折、8例血管损伤和10例周围神经损伤,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作者认为四肢手枪伤为低速低能弹道伤,根据弹道学特点,提出可进行一期修复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胫腓骨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行Bastiani外固定支架固定,2周拆线后开始微动,每2周复查X线至有大量骨痂停止微动,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6周已有少量骨痂生长,10~12周有较多骨痂生长,5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胫腓骨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小儿。发病急病程快,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在发病后3~5天常因误诊为其它疾病而延误治疗。我科自1980~1989年,骨髓炎误诊病人共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9—1989年收治股骨干骨折290例,293个骨折。现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290例中男223例,女67例;年龄2—75岁。伤因:直接暴力163个;间接  相似文献   
7.
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醋氯芬酸肠溶片与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强汤并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6%)明显低于对照组(34%)。结论: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4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使用4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中空加压螺钉治疗21例,角钢板25例,动力髋螺钉(DHS)62例,股骨近端无锁定解剖钢饭35例.结果DHS优良率90.3%,股骨近端无锁定解剖钢板优良率80%.角钢板优良率76%,中空加压螺钉优良率为66.7%.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耐受手术者推荐首选动力髋螺钉DHS,慎用股骨近端无锁定解剖钢板,不适合应用中空加压螺钉和角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脱位髌骨嵌顿关节腔一例报告姚伦龙陈康张熙民宋世峰膝关节脱位常因强大暴力造成,临床上并不多见,而脱位后髌骨嵌顿关节腔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患者男,54岁,渔民。因右膝关节外伤不能活动1天,于1995年4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被船上渔网缠...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2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