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超锋  李学拥  冯剑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42-4042
患者女,19岁,因右背部肿块溃烂疼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右背部红肿疼痛.肿块起初呈核桃大小.在外院诊断为“痫”,给予肌肉注射抗生素,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肿块逐渐增大并破溃,有淡黄色渗出,创面逐渐增大。病程中无明显发热。查体:一般状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侧背部肩胛下处有一6cm×5cm的溃疡区,边界清楚.创面有肉芽生长,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胸部CT:双肺未见异常,纵隔内可见大小8mm的淋巴结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股薄肌肌瓣游离移植修复枕部颅脑术后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的4例枕部颅脑术后伤口感染伴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局部清创联合股薄肌肌瓣游离移植修复的方式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观察股薄肌瓣的成活情况,受区感染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4例患者移植的股薄肌全部成活,无再次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显示,头部外观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采用股薄肌肌瓣修复后枕部颅脑术后伤口感染伴脑脊液漏,可最大程度减少再次感染以及脑脊液漏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功能康复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枪弹伤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超锋  李学拥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18-4218
枪弹伤在战争年代较多,但在和平岁月也时有发生。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6例四肢枪弹伤,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均为成年男性,均为上肢的枪弹贯穿伤,枪弹单发或连发致上肢伤有2~3个空洞伤。1.2典型病例患者男,34岁,武警某部干部,执行任务时左手掌及腕部被8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厚皮供区应用刃厚皮回植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方法对2002—2010年收治的192例患者行背部或大腿外侧取中厚皮,将供皮区创面分为3组,治疗组(A组)即大张及邮票刃厚皮回植覆盖,对照组功能性敷料覆盖(B组)和凡士林纱布覆盖(C组),刃厚皮供区又分为头部、大腿和后背3个部位。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局部疼痛、瘢痕生长情况。结果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A组为6.2±1.1 d,B组为11.1±2.1 d,C组为13.5±2.5 d;术后第2天和第5天疼痛评分,A组平均疼痛评分为2.3±0.86和1.9±0.8,B组为2.5±1.1和3.9±1.3,C组为3.8±1.4和5.9±2.1;术后6~12个月瘢痕评分,A组评分为2.8±1.5,B组为6.6±2.1,C组为8.2±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刃厚皮供区头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瘢痕生长优于后背和大腿(P<0.01)。结论刃厚皮回植能显著缩短中厚皮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治疗期间中厚皮供区疼痛,预防中厚皮供区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5.
微核试验评价几种国产聚氨酯海绵的潜在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种国产聚氨酯海绵进行致突变性检测,为开发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治疗专用敷料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小鼠微核试验。按照有关规定制备四种聚氨酯海绵材料的浸提液,将浸提液和阴性、阳性对照液分别注入各实验组小鼠的腹腔内,于第二次注射后6h取其骨髓涂片,双盲法观察骨髓嗜多染色红细胞内的微核发生率。结果:四种国产聚氨酯海绵浸提液的微核率分别为(1.85±0.34)‰,(1.80±0.40)‰,(1.90±0.37)‰及(1.95±0.41)‰,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2.05±0.3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种国产聚氨酯海绵无潜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单独行负压伤口治疗者为A组,单独行皮肤牵张器治疗者为B组,行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治疗者为C组,每组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7天创面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创面引流液透明质酸水平以及分泌物细菌计数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B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且C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A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1、3、7天,C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使用促进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