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拮抗腹膜透析液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液中添加含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DS),观察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方法以及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各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以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为1,PDS组细胞caspase-3相对活性为3.26±0.91,显著高于黄芪一组(1.87±0.43)和黄芪二组(1.67±0.32),P<0.05。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6.8±14.2)%和(25.7±1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4.86)%和(7.96±4.28)%,P<0.05;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PDS组(P<0.05)。TUNEL研究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PD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人工肾(BAK)对急性肾衰(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猪的细胞因子反应性及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17只ARF并MODS猪模型随机分为三组:BAK组(A组,n=6);假BAK组(B组,n=6),血滤器中不含细胞;未治疗组(C组,n=5).观测平均动脉压、肝肾功能、血清IL-10、TNF-α、动脉血气和牛存时间.两组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三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A组治疗24 h平均动脉压(mmHg)显著高于B组、C组[(91.82±5.73)vs.(64.29±13.05)vs.(52.91±3.72),P<0.01].血清IL-10(pg/mL)的峰值A组明显高于B、C组[(249.57±43.51)vs.(132.06±17.53)vs.(104.25±13.42),P<0.01].血清TNF-α水平(pg/mL)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02.91±32.47)vs.(537.16±38.45),P<0.05];治疗24 h A、B两组间亦有显著差异(P<0.05).生存时间:A组为(113.01±14.32)h,明显长于B组(83.14±17.68)h和C组(68.95±18.28)h(P<0.01),A组比B、C组分别延长了35.93%、63.90%.结论 BAK可明显延长MODS合并ARF猪模型的存活时间,可能与BAK显著改善其低血压状况、升高血IL-10水平和降低血TNF-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透析不充分和退出PD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能改善各种组织中的纤维化。文中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在高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dialysis fluid,PDF)诱导下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纤维化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尿毒症、非糖尿病择期手术患者的大网膜作为HPMCs的来源,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PDF组、丹参酮1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50μmol/L的PDF组)、丹参酮2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100μmol/L的PDF组),同步培养72h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酶(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smad7 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法发现,丹参酮Ⅱ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E-cadherin低表达和α-SMA高表达。Real-time-PCR发现,添加丹参酮ⅡA的PDF组α-SMA、FN、CollagenⅠ、TGF-β1、smad2 mRNA表达与PDF组比较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smad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PDF中添加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轻PDF导致的HPMCs转分化,从而抑制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术后重症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进  张苗  孙琤  戈海  王东进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27-133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和时机选择。方法31例行CBP治疗的重症ARF患者分为生存组(A组)和死亡组(B纽)。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氧舍指数(PaO2/FiO2)、肾功能(Cr、BUN)、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结果CBP前B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CBP后,仅A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下降;CBP后2组Cr、BUN降低,MAP、PaO2/FiO,升高;B组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长于A组(P均〈0.05)。结论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ARF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行CBP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液添加葛根素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175-1178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PD)液中添加葛根素对PD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38例终末期肾病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在PD液中添加葛根素注射液(50mg/2 L),对照组PD液中不加药,均行标准CAPD治疗,每次2 L,4次/d,观察16 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及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以及透析充分性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及透出液GSH、T-SOD均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透出液MDA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清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清除指数(K t/V)、每天超滤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PD液中短期应用葛根素,可改善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的双联系统对腹膜炎发生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敏  张苗  孙琤  蒋春明  蔡淑琴  童薇 《江苏医药》2002,28(10):778-779
自临床运用腹膜透析 (PD)以来 ,感染性腹膜炎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并发症。改进PD的外接装置则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方面。从传统的单管系统 ,至后来的Y型管、O型管 ,均属于PD的外接装置。 1996~ 1999年 ,我科主要使用O型管 ,近 2年应用双联系统作为外接装置 ,现回顾对比分析两种装置的临床应用腹膜炎发生率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尿毒症长期行PD治疗者 6 1例 ,其中2 7例使用O型管外连装置 (O组 ) ,男 1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 7 1± 2 1 3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5例 ,糖尿病 5例 ,高血压病 6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丹参酮IIA对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PDS)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PDS组,每日腹腔注射4.25% PDS 20mL;丹参酮低、中、高浓度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含丹参酮IIA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的4.25%PDS20mL。于实验第30天,取壁层腹膜行光镜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壁层腹膜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 HE、Masson染色显示,在PDS干预下,腹膜显著增厚,胶原沉积显著增多(P<0.01)。与PDS组比较,丹参酮组腹膜明显变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P<0.01)。在PDS干预下腹膜CT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丹参酮组CTGF表达与PDS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丹参酮II A具有抑制葡萄糖PDS导致的实验大鼠腹膜纤维化及CTGF表达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病人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作为腹膜透析液(PDS)的添加剂对腹膜透析病人腹腔巨噬细胞(PM)的影响.方法 56例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PD3中添加黄芪注射液(20mL/2L)后,比较病人用药前后透出液巨噬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分泌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用药前后患者透出液中TNF-α含量未出现显著变化(P=0.192);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腹腔巨噬细胞噬菌率分别为(34.8±12.7)%、(43.4±9.3)%(P<0.01),杀菌率分别为(23.6±7.7)%、(32.1±10.2)%(P<0.01);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刺激其噻唑蓝(MTT)还原能力检测值(A值)分别为0.156±0.051、0.230±0.097(P<0.01);上清液中NO含量分别为(7.72±2.36)μmol/L、(12.22±2.81)μmol/L(P<0.01).上清液中TNF-含量分别为(1406±358)ng/mL、(1925±389)ng/mL(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PDS添加黄芪注射液,可提高PD病人PM的活性、细胞吞噬功能以及TNF-α、NO分泌作用,从而增强腹腔局部免疫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早衰的影响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首先从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者大网膜分离培养出腹膜间皮细胞。将腹膜透析液加入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通过腹膜间皮细胞传代数、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端粒的检测以观察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腹膜间皮细胞早衰的干预作用。结果与仅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相比,腹膜透析液致腹膜间皮细胞传代数减少4~5代,生长速率降低42%,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69.1±0.3)%],端粒长度缩短(4.35±0.12)kb比(5.45±0.10)kb,t=2.228,P=0.000]。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中分离培养出腹膜的间皮细胞接近衰老细胞,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间皮细胞衰老进程延缓。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延缓腹膜透析液所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的衰老进程。为临床上延缓腹膜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的远期疗效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透病人的疗效。方法给病人口服左旋卡尼汀,1g·d-1,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血浆卡尼汀浓度治疗前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治疗1个月后有明显上升,3个月后升高更为显著。治疗后病人体力增强,食欲改善,血透中并发症减少,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上升,总胆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结论应用左旋卡尼汀可有效地改善血透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心血管功能,提高病人对血透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