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及MgCl2对产酶有较大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42 g/L,豆饼粉30 g/L,MgCl216 mmol/L,在最优条件下酶活达到239 U/mL,与采用基本培养基的相比,酶活提高了7.5倍.  相似文献   
2.
孙海彦  张婷 《北方药学》2012,9(2):88-8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病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出院的儿科病例250例,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占92%,单用抗菌药物为60%,二联使用率为30%.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丹红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建立定量检测丹红注射液中污染内毒素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中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丹红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丹红注射液中的污染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常规治疗患者46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患者4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再灌注3 d内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73.9%),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3%)略高于对照组(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抗氧化反应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孙海彦 《黑龙江医药》2005,18(6):392-393
目的:建立氟霉素搽剂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 C_(18)柱(150×3.9mm,4um);流动相:0.05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80:40:1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8nm;进样量:20μl。采用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本色谱条件下空白辅料不干扰主峰,氯霉素在0.5~5.0μg/ml 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9.3%~100.6%,RSD 为0.5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