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兴的时候喝酒庆祝一下,可是一不小心有些人就喝多了,很多人醉酒之后都采取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入睡,殊不知酒后的"姿势"决定命运。醉酒之后若姿势不妥当,会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危及生命!酒后3种睡姿可能会没命1.平卧位:醉酒后仰面朝上睡觉,胃里的内容物、残渣反流,此时人体的吞咽作用在酒精的刺激下反应迟钝,在呼吸时就很容易堵塞气管,造成呼  相似文献   
2.
孙欢  杨辉 《癫痫杂志》2022,(4):379-381
<正>躯体化障碍属于一种焦虑障碍疾病,其起病的主要因素多由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压力等引起[1],可累及躯体多处不适感,患者往往多次就医后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未找到症状出现的根本所在,对其生活质量及家庭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2]。其临床症状复杂且反复发作,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躯体疾病诊断[3],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肯尼迪病(Kennedy’s disease, K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KD的临床特点,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经基因检测确诊KD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结合既往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言语不清、肉跳、肢体和舌肌无力、萎缩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均伴有乳房增大、手部震颤等表现;所有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升高,4例患者肌酐水平降低,4例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部分患者伴有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所有患者的肌电图检查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存在运动和感觉神经受累,其中2例患者高频重复电刺激可见递减。结论:K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疾病,以缓慢进展的言语不清,肌束震颤,脊髓及延髓支配肌肉无力、萎缩以及手部震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男性乳房女性化、性激素紊乱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异常等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紊乱表现;肌酸激酶、肌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神经受损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在校小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4~6年级小学生953人1906眼动态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4~6年级小学生在正常动态情况下,近视眼的发病率为74.5%,其中57.9%的低度近视,15.0%的中度近视,1.6%的高度近视;正视眼仅占22.2%,尚有3.4%的远视眼;3个年级组各屈光构成比相比,正视和低度近视组仍为主要构成,但较初小的低度近视比重上升,导致在其他构成基本稳定的同时,近视检出率升高.4~6年级小平均屈光度(-1.67±1.67)D,其中3个年级平均屈光度为:小4(-1.46±1.57)D,小5(-1.74±1.73)D,小6(-1.82±1.68)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平均屈光度(-1.74±1.64)D,大于男生(-1.61±1.69)D,提示4~6年级阶段女生的近视进展趋势仍早于男生.右眼平均屈光度(-1.73±1.63)D大于左眼(-1.611.69)D.结论:4~6年级各年级小学生总体屈光状态呈近视化上升趋势,右眼、女生在4~6年级屈光近视化进展期早于左眼、男生.  相似文献   
5.
孙欢  刘倩琦  吴丹丹 《现代医学》2022,(9):1204-120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冲动等。研究发现,25%~50%的ADHD儿童合并有睡眠问题,包括睡眠-觉醒延迟障碍、失眠、睡眠呼吸障碍、夜间运动增加、不宁腿以及睡眠焦虑等。睡眠不良会对儿童的认知、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情绪和行为调节产生有害影响,而这些影响与ADHD的主要特征重叠,这表明ADHD和睡眠问题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本文作者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两个方面寻找ADHD共病睡眠问题的病因,为临床ADH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74岁,因间歇头晕,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胃炎,右手震颤10年。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规则、85次/分,呼吸规则、19次/分,血压138mmHg/74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双侧视力粗测正常,左侧颈部检查未闻及血管杂音,右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提示颈动脉狭窄,欲接受颈动脉支架治疗。入院2天后接受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示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同期住院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的调查,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1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发生ASD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一般资料的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ASD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关系、出血量、出血次数、出血诱因、疼痛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睡眠质量、是否恐惧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435,95%CI:0.202~0.938)、文化程度(OR=0.573,95%CI:0.419~0.784)、出血诱因(OR=0.014,95%CI:0.000~0.410)、疼痛程度(OR=0.442,95%CI:0.221~0.886)、睡眠质量(OR=0.531,95%CI:0.379~0.744)为A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861,95%CI:1.119~3.095)、主要照顾者(OR=1.871,95%CI:1.172~2.987)、是否伴有其他症状(OR=33.219,95%CI:6.069~81.383)是AS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主要照顾者关系、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7月—2019年3月骨伤二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46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病变椎体节段等一般资料,统计术前、术后24 h、针刀治疗后、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Cobb角以及6个月内神经症状及再发压缩骨折情况。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疼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0.74)分vs.(7.30±0.66)分、(8.78±0.16)°vs.(15.52±0.27)°,均P<0.05]。其中1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无心肺系统及下肢血栓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结论 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小针刀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记忆合金骑缝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骑缝钉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14例儿童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5~16岁,平均10.6岁.骨折部位:均在肱骨近端骺板之下 1.0~3.0 cm.内收移位5例,完全前后移位3例,外展移位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1周(平均48 h).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5.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评定: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骑缝钉内固定能充分对抗骨断端间的剪切、旋转及弯曲应力,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若早期成功恢复灌注,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保护或恢复受损的心功能,维持心电生理的稳定,减少左室重构而最终显著降低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可稳定而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实现完全再灌注(TIMI血流达Ⅲ级),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1]。本文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MI的临床效果,以探讨PCI对AMI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