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选择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抽取实验组家兔骨髓2mL分离出间质细胞,在特殊培养液中进行体外诱导.增殖成成骨细胞种植于同种异体骨表面进行培养4周后,将细胞和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物植入实验兔节段性尺骨缺损中。另取12只家兔单纯植入同种异体骨作为对照组,观察16周。结果:经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Chfα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Von Kossa染色显示骨小结,表明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成成骨细胞。动物实验表明植入体周同无炎性细胞浸润.伤口Ⅰ期愈合,术后7周开始出现骨痂,11周出现桥梁骨痂,术后16周达到骨性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此复合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有较强的骨诱导作用,是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获取大量破骨细胞的基础上,以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Cbfα1表这的影响。结果: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成分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可使成骨细胞的Cbfα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氟化物作用后破骨细胞样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凋亡配体Fas、FasLFasLigand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培养破骨样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的Fas、FasL和NF-κB表达。结果Fas、FasL在破骨样细胞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增高;NF-κB的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降低,两者均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氟化钠所致的破骨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加强;而核因子NF-κB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减弱,两者都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巯基-聚乙二醇(SH-PEG)对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化学修饰(PEG-AuNPs)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存活率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的AuNPs用SH-PEG进行化学修饰,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PEG-AuNPs的大小及肝癌细胞对其的摄取,应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分析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制备的PEG-AuNPs的尺寸分别为14.4 nm和30.5 nm。30.5 nm PEG-AuNPs更容易被肝癌细胞摄取,表现出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提高辐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AuNPs经过SH-PEG化学修饰,30.5 nm 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提高辐射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强于14.4 nm PEG-AuNPs。  相似文献   
5.
源于脾干细胞的破骨细胞诱导生成及培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获得大量破骨细胞或破骨样细胞的方法,以便进行原发性骨质疏松有关破骨细胞的研究。方法C57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氟脲嘧啶后,取脾细胞悬液在含有rmIL-3,rhIL-6和胎牛血清(FCS)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α-MEM-琼脂半固体培养7d左右,获得脾脏造血干细胞集落;此集落再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生成破骨样细胞。结果经活体观察、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扫描电镜检查,证实所得细胞为破骨细胞。结论建立了一种获得大量破骨细胞或破骨样细胞方法,即源于脾干细胞的破骨样细胞的诱导生成及其培养。  相似文献   
6.
辐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引起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接受的累积剂量有着密切相关性[1].我国50年代和60年代X射线工作者使用防护条件较差的老机器, 这些人员受到的照射剂量较大, 因此进行剂量重建以观察远后效应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MSC(Mesenchymal stem cell)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增殖能力.在不同调节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多种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1-3].MSC向Osteoblast(OB)分化的过程受到多种通路的调控和影响,如Notch、Wnt、MAPK等信号通路.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MSC向OB分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siRNA干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电离辐射后诱导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SIRT1的辐射防护作用。 方法 使用0、2、4、8 Gy照射MSCs,分别在照后3、6、12、24 h提取总RNA和总蛋白,检测IL-6表达水平;将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SIRT1干扰联合照射组,使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SIRT1和IL-6胞内表达。 结果 MSCs在电离照射后,IL-6的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在照后12 h达到最高,24 h恢复基准水平;而联合SIRT1干扰会引起IL-6水平进一步升高,加重MSCs电离辐射后的炎症反应。 结论 SIRT1可能通过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炎性因子IL-6的表达,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受照细胞DNA双链断裂(DSB)的测定是一种新方法,但许多因素影响DSB与辐射的量效关系,为此对这些因素作了探讨。方法:CHO细胞为AA_8系,在有15%胎牛  相似文献   
10.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recombination interleukin-I,rlL-I)可以提高受到致死剂量照射鼠的生存率.作者用骨髓再植、干细胞体外培养、CFU-S24小时再植以及CFU-S处于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的方法对rIL-I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用B_6D_2F_1的雌性鼠.γ线照射,剂量率为0.4Gy/min,致死剂量为10.5Gy,亚致死剂量为6.5Gy.rIL-I为纯化的人类白细胞介素-1-α,鼠腹腔内注射75~200μg.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