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种手术术式——迷走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迷切)逐渐普及。对其术后疗效,术后有关病态生理也开始了研究。当前在总的疗效上看还是满意的。但仍有部分病例于术中、术后出现种种的意外及合并症。本文对其有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论述。术中意外及其对策一般说迷切比较安全,术中遇到的重大意外事故较少。但有时在切断神经操作中可损伤食管、胃或周围的脏器、组织(表1),因此术中必须严加预防。一旦发生,争取术中给以恰当的处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50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250)接受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n=250)接受吲哚菁绿荧光成像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外胆管可识别等级、胆囊三角暴露时间、留置引流管例数、中转开腹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外胆管可识别等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胆囊三角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管放置、中转开腹例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胆管损伤。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优势显著,能对离断胆管起到再验证作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可辅助判断患者胆道结构,降低术中损伤程度,可明显缩短手...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5年日本消化系病学会成立克隆氏病研究所,专门调查研究克隆氏病以来,对本病有较大的发展。同年流行病学分科学会对本病和类似疾病开展了全国性普查。近年由于肠道X线照影和内窥镜检查方法的迅速发展,使发现率有了显著地提高。1976年制定了本病诊断标准和要点,1977年进而作了具体的补充诊断条例,依此广泛开展调查探讨。本文着重对其诊断与治疗作扼要的慨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胆道感染的统一诊断标准,总结我院1975~1979年治疗的胆石症、胆道感染524例。在120例接受手术治疗者中,22例术后不良,26例术后死亡.就此,对该病的外科治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一、对术后不良例即所谓“胆道术后症候群”的原因探讨在120例手术病人中,紧急手术30例,早期手术36例,择期手术34例,晚期手术20例。术式胆囊造瘘3例,胆总管切开引流42例,胆囊摘出15例,胆囊摘出并胆总管切开25例,胆囊摘出加胆总管切开加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5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0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0例。经随诊有2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胆道术后症候群,以紧急、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的胰肠端侧吻合法(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的临床效果。方法4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胰腺断面与空肠浆肌层,5-0 Prolene线吻合胰管—空肠黏膜行胰肠端侧吻合。记录胰肠吻合时间、胰漏等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胰肠吻合时间9~16 min、平均12 min,均未出现术后胰漏、消化道出血及死亡,2例出现胆瘘,2例出现胃排空障碍,1例出现碱性反流性胃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的胰肠端侧吻合法可降低胰十二指肠术后胰漏发生率,操作简便、省时、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病的原因很多,统计门静脉高压症923例中肝硬化者547例,约占60%。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将容易发生致命的大出血,全身血容量急剧减少,在伴有肝功不良者则可因出血而致进行性肝功衰竭,且多合并有脾功亢进。因伴有血液凝固障碍同时可致自然止血困难。本病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出血,据报道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的6.4%~18.7%。其予后与病人的肝损害度有密切关系。现以本病的治疗近况为中心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在欧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日本本病的发生率近年来有所增加,但仍较低。最近著者等在临床上曾遇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4例,并就此对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关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般胆石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其手术死亡率仅为1%左右。但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只能对结石较小或泥砂样结石又无胆管狭窄者有部分疗效,其他则效果不佳。手术取石,术后残留结石比较常见,约占胆石症再手术例的半数左右。反复手术仍有再发的可能,手术死亡率仍高达15.1%。其多数为发病时间长,合并有肝纤维症或胆汁性肝硬化、黄疸等,因肝实质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预后显著不良。为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现将国内外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术后早期合并症较多,如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胰腺炎等,皆已引起重视。但对术后急性胆囊炎,仍认识不足。此病虽然少见,但病情重,予后不良。我院曾由外院转来一例,据作者所知,国内尚少有报道,结合文献复习,特报道于下,强调本病为胃切除术后早期合并症,必须与以重视。病例摘要介绍刘××男性 47岁住院病例号 7295 主诉:胃切除术后七天右上腹痛、发烧并黄疸。即往史:过去无胆道病史。现病史:于1980年2月1日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某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式为B_2法,于术后第七天出现右上腹剧痛,低烧并黄疸.当时诊为肝炎,曾于传染科病房住院治疗,后因会诊除外肝炎转回外科,仍继续作内科治疗,病情继续恶化,且出现寒战高热,腹膜炎体征逐渐增重。于胃切除术后37天,被迫急症剖腹手术,发现胆囊坏疽、穿  相似文献   
10.
本病于1884年Duncan氏最初报道以来,在日本迄今仍报道不多。但自胃癌广泛淋巴结扫荡术以来,本病报道有所增加。著者综合国内文献报道42例并加以临床分析。本病发生率虽小,但病情重,预后不良,近来开始被重视。本病胆囊内多无结石,从坏疽至穿孔进展迅速,因原手术时胆囊无病变,故容易延误手术时机。有的报道于胃切除后多年发生了胆石症并发胆囊炎,因此有必要对本病系统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