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206例,179例行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短节段椎弓根钉(Dick除外)复位固定后,伤椎术后椎体高度比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41例后路植骨融合者无断钉、钉松动或矫正度丢失严重现象。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134例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提高1-3级,1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和生理弧度,而后路植骨融合是预防内固定失败、矫正度丢失和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小关节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将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行小关节V型截骨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术。术后采用CT和X线检查评估脊柱融合情况。结果 43例患者中40例确定为骨性融合,3例未融合。结论小关节部位植骨符合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原理,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用于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反应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生成的机制。方法单独培养的VEC培养液中加入外源性TNF,用Multiplex技术检测上清液中IP-10、I-TAC浓度的变化;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VEC单独培养或共培养,检测上清液中趋化因子以及TNF浓度的变化;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液中加入抗TNF抗体或核因子(NF)-kB通路阻断剂BAYll.7082干预免疫反应,观察对趋化因子生成的影响。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前后细胞内TNF、IP-10、I-TA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外源性TNF可刺激VEC产生IP-10、I-TAC;单核细胞、VEC单独培养只产生微量的IP-10、I-TAC,共培养24、48、72h后上清液中TNF以及IP-10、I-TAC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TNF、IP-10、I-TAC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加入抗TNF抗体或BAY11-7082能消除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导致的趋化因子生成。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与VEC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活化后产生TNF,再通过NF—KB信号通路刺激VEC产生IP-10、I-TAC等趋化因子,应用TNF抗体以及NF—KB信号通路阻断剂能减少IP-10、I-TAC等趋化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γ钉固定失败原因,找到避免并发症方法。方法:对采用1钉手术治疗的9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9例失败病例,其中头颈切割3例、髋内翻2例、头颈螺钉穿入髋关节2例、股骨远端骨折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病例选择不当,入钉点不准确,手术操作粗暴,不恢复内侧皮质连续性,γ钉自身设计问题,骨骼质量差等,均是γ钉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失败原因,正确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综合手术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0月对63例跟痛症患者采取跟骨刺骨切除、选择性胫后神经跟骨下支切断同时跖腱膜松解综合治疗跟痛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复杂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多节段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使后纵韧带复张,椎管间接减压或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21 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结果 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经3个月~6 年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 Frankel 分级获1~3 级恢复.结论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伤椎成形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稳定型爆裂性骨折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4岁.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后凸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随访8~37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成形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包茎、包皮过长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阴茎畸形。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式,术后易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伤VI恢复时间长,患者痛苦大。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阴茎解剖学基础及传统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对146例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采取改良包皮环切及术后加压包扎等细节处理,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影像学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57±0.43)分、ODI(18.65±1.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0.48)、(24.87±2.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后凸角(9.03±1.21)°小于对照组的(15.84±2.05)°,伤椎前缘高度比(83.31±5.02)%及伤椎后缘高度比(86.31±5.15)%均高于对照组的(69.85±7.76)、(78.42±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82.93±5.34)分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0.
跟骨是足部诸骨中最大一块 ,承担着约 4 5 %左右体重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至今仍没有大家都能认可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自 1998年至今 ,我院有针对选择性地利用三角形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 2 7例 32足 ,对其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共 32足 ) ,其中男 2 0例 ,女 7例 ,7例双足同时骨折 ,有 2例仅行 1足固定 ,年龄 19~ 4 6岁 ,平均 2 7岁。1.2 受伤原因 均系高处坠落伤 ,落差 2~ 13m ,均为闭合骨折。1.3 临床表现 距下关节外骨折 6例 7足 ,距下关节内骨折2 1例 2 5足 ,其中伴腰椎压缩性骨折 4例。结节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