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5年1月开始,我院与湛江海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原国产厂一D州几D型机进行改良,经两年(1995年1月一1996年12月)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年龄和性别:男417例,女314例,年龄11-75岁,其中小于对岁8例,大于60岁15例,20-60岁占96.85叽。1.2结石分布情况:肾结石329例,共340侧(43.2%),左肾结石162侧,右肾结石178例,其中双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441例,共446侧(56,2%),左输尿管结石242侧,右输尿管结石204侧,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7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自制半卧位尿动力测定床及Danec尿动力仪器,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尿道测压。结果明确诊断BOO161例,可疑50例,合并逼尿肌功能受损65例;膀胱顺应性降低70例,外括约肌功能失调114例;逼尿肌不稳定59例。最大尿流率受测压导管影响;功能尿道长度与经直肠B超测定的前列腺尿道长度相关联。结论:1、BPH的排尿症状的机械因素与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由BPH所致BOO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分析结果时应考虑干扰因素的影响。2、功能性尿道长度与前列腺部尿道长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后的逼尿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8例BPH并AUR患者行膀胱压力-容积和压力-流率测定,分析留置尿管时间、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DI幅度、梗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8例患者中,发生DI者22例(57.9%),DI幅度3~176(100±41)cmH2O(1cmH2O=0.098kPa);有随意性逼尿肌收缩者32例(84.2%),明确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者28例(73.7%);逼尿肌收缩力与留置尿管时间无相关性(r=-0.024,P>0.05),与DI、DI幅度、梗阻程度有相关性(r分别为0.377、0.604、0.473,P分别为<0.05、0.01、0.01);DI与梗阻程度无相关性(r=-0.222,P>0.05),DI幅度与梗阻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494,P<0.01)。结论BPH并AUR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前无需留置尿管2~3周以上;有DI者的逼尿肌收缩力强于无DI者;膀胱出口梗阻越严重,DI幅度越大,逼尿肌收缩力越强,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解栓术10例,间歇性清洁导尿3例,膀胱扩大术2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3例,骶神经调节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16例获6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12例膀耽、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2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7.5%。结论:对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应行尿动力学与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解栓术、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扩大术、尿道周围胶原注射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1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10例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4~32岁,平均16岁。病程4~20年。其中脊髓栓系综合征8例,脊髓损伤2例。术前均未接受过骶神经根切断和膀胱手术。有膀胱输尿管返流者同时作返流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剩余尿量>50 ml者辅以间歇性清洁导尿。结果术后随访11~57个月。术前漏尿者10例,术后仅3例仍有漏尿,但程度明显减轻。血肌酐(SCr)由(263.8±109.8)μmol/L降至(113.1±23.2)μmol/L(P< 0.01),膀胱容量由(61.9±37.7)ml增至(373.0±88.1)ml(P<0.01),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由(54.2±44.8)cm H2O(1 cm H2O=0.098 kPa)降至(17.7±10.6)cm H2O(P<0.01)。有膀胱输尿管返流者由9例17侧减少至1例1侧。需长期间歇性清洁导尿者4例,其中1例因未按时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按时间歇性清洁导尿后治愈。菌尿10例,其中1例需抗生素治疗。结论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对上尿路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经脊髓MRI确诊的TCS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23岁.病程1~40年.行尿液分析及中段尿培养、血肌酐(SCr)测定、泌尿系B超、IVU、膀胱造影及尿动力学检查,评价TCS对上尿路的影响.将有无SCr升高、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界定为是否有上尿路损害. 结果 40例患者中有尿路感染17例(42.5%),SCr异常升高[(251.6±98.5)μmol/16例.B超检查(29例)示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12例(41.4%).IVU检查(30例)示肾、输尿管扩张、积水10例(33.3%),膀胱形态异常22例(73.3%),有较多憩室及小梁形成.逆行造影(22例)示VUR 17例(77.3%)27侧.31例(31/35)有残余尿(261.8±232.4)ml.33例膀胱压力容积测定示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41.2±20.9)cm Hz0(1 cm H2O=0.098 kPa),顺应性(22.3±18.8)ml/cm H20.33例行压力一流率及肌电图测定示排尿期出现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者16例(48.5%),逼尿肌无反射16例(48.5%),逼尿肌反射减弱13例(39.4%).16例成人行静态尿道压力描记,最大尿道闭合压(76.1±33.1)cm H2O.20例有上尿路损害者与20例无上尿路损害者中逼尿肌顺应性分别为(9.4±7.8)和(19.3±15.8)ml/cm H2O、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分别为(43.1±21.2)和(24.0±11.9)cm H2O、残余尿量分别为(189.0±138.0)和(47.8±36.8)ml、最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86.2±32.4)和(46.8±20.8)cm H2O、发生逼尿肌收缩力受损分别为20/20和9/13、发生逼尿肌一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分别为13/20和3/1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VUR者中16例发生尿路感染,5例无VUR者仅1例发生尿路感染,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7例尿路感染者中15例发生上尿路损害,23例无尿路感染者5例发生上尿路损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TCS患者逼尿肌顺应性降低、储尿期逼尿肌压升高、残余尿量增多、最大尿道闭合压升高、逼尿肌收缩力受损、逼尿肌一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是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低能冲击波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结石的探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产JT-ESWL-Ⅱ型水槽式碎石机低能冲击波(6~10kV)治疗成年男性前后尿道结石12例,其中前尿道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9例,给石面积大小6mm×5mm~16mm×12mm,结果所有结石均完全粉碎,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并就结石定位及碎石体位的选择进行探讨,认为低能冲击波可以在保证碎石成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诊断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在内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所致的下尿路症状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制半卧位床,应用Danter MenuetV4.11版尿动力仪,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及尿道测压,并同步测定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记录Qmax,Pdet-Qmax,Popen,Pura,DS(P-Q)图曲线下降支斜率)及残余尿量;并记录膀胱逼尿肌受损情况,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情况。联合应用A-G图,P-Q图及DS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并用LPURR(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因子)残线图分度,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患者均记录IPSS症状评分值和经直肠B超测定的前列腺体积,以利结果分析。结果:本组患者388例,312例诊断为BOO,71例无疑,5例无BOO。其中伴膀胱低顺应性123例,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108例,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157例,不稳定膀胱134例。随着BOO程度加重,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升高趋势,膀胱顺应性,Qmex呈下降趋势。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障碍的机制是排尿过程中机械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其诊断评估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BOO程度与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与膀胱顺应怀,Qmax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两种术式(TVT与SPARC)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采用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治疗3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TVT)治疗16例,经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uprapubic arch sling, SPARC)治疗15例,对2组术中记录,术后控尿、合并症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TVT组与SPARC组比较,手术时间(30.8±8.3/35.1±3.9)min、术中出血量(60.6±20.2/62.3±10.5)ml,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例均未见膀胱穿孔、感染等并发症,TVT组有1例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尿道扩张留置尿管24 h后拔除,患者亦恢复正常排尿,术后两组病人均能获得满意的排尿效果.结论 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较为理想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远期效果好.无论是采用TVT法还是采用SPARC法,只要病例选择得好,方法得当,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upraubc arch sling,SPAR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PARC)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35.1±3.9)min,术中出血(62.3±10.5)ml,留置尿管1~2天,住院时间2~4天.拔尿管后全部患者排尿通畅、尿失禁消失,无剩余尿.随访3~33个月,患者白天、晚上均无使用尿垫,均感尿控满意,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耻骨上膀胱尿道吊带术(SPARC)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