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在ICU压疮高风险患者皮肤保护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入住我科的压疮高风险的1 03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患者预防性地使用美皮康敷料;2014年7-12月入住我科未进行敷料预防性保护的压疮高风险9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压疮的发生率从3.49%下降到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干预组出现压疮的风险比为0.409[95%CI(0.211,0.793)]。结论美皮康敷料能够有效预防ICU压疮高风险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CU老年患者和机械通气患者是发生ICU谵妄的高危人群。全球范围内研究表明,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率为26%~87%~([1])。研究表明,谵妄将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非计划拔管率、ICU住院时间和患者病死率。由于尚没有确实数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洋治疗,观察组采用亚低温联合地西泮治疗,比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共显效20例,好转28例,疗效差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共显效45例,好转15例,疗效差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地西洋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理想方案,可近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对防范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的方法,把2014年1月至3月入住某重症监护病房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把2015年1月至3月期间入住该重症监护病房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干预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密度为0.5/100置管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密度为2.1/100置管日,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是理想的护理方法,正确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不断改进,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为12例冠心病3支以上病变合并室壁瘤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并室壁瘤切除术,术后予以密切监测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53~77岁,平均65岁。左心室射血分数(EF)23%~45%,平均34%。均在全  相似文献   
7.
皮肤创面修复有多种方法,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有关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研究日益增多,大量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皮肤创面修复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皮肤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小板聚集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3.88±7.39)%、(9.63±8.01)%;对照组患者检测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04±7.86)%、(14.82±9.47)%。两组患者检测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检测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3岁,因"双眼不能闭合、口角流涎1周"于2008年11月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晨起后刷牙时发现双侧口角漏水,双眼不能闭合,流泪,言语不清,无发热、头痛、头晕、复视、视物模糊、呛咳、四肢无力等症,病后饮食、睡眠和二便正常.既往于2008年9月20日因车祸致脾破裂在外院行脾切除术,术后1周康复出院.否认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史,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史,无疫苗接种史及服用特殊药物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