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开放武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小儿外科腔镜中心2007年1月~2011年4月收治6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同期小儿普外组收治600例腹股沟斜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小儿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腔镜组术中发现523例单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193例(37%),并避免解剖腹股沟管结构,无开放手 术组术中出血、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的腹股沟斜疝是安全的,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及恢复快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自制免缝Silo袋分期修补治疗新生儿腹裂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10年10月14例新生儿腹裂患儿,其中7例采取了自制免缝Silo袋进行分期腹壁修补。结果:7例中,1例因合并多发性肠闭锁、短肠综合征,1例因重度颅内出血放弃治疗,手术成功5例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月~5年。随访的5例中,1例2月内反复发生肠梗阻家长放弃治疗,失随访,1例于2岁时因右侧腹股沟斜疝行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恢复良好,其余3例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对于无法修复的腹裂可以采取自制免缝Silo袋分期修补,同时自制免缝Silo袋也适用于腹裂患儿的转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为16例小婴儿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平均(3.9±1.4)个月;左侧12例,右侧4例。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74.7±10.6)min;术后无一例发生尿漏。术后均获随访,术后1、3、6个月定期B超检查,肾积水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肾盂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具有患儿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相比,具有缝合技术方面的优势,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在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新生患儿中男13例,女7例,入院时年龄出生后10min至3d,其中早产儿4例,低体质量儿(小于2500g)3例。经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闭锁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空肠闭锁9例.空肠狭窄2例,回肠闭锁7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探查.然后经稍扩大的脐孔将闭锁端肠管提致腹腔外进行吻合。20例患儿均用该方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及常规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35-60(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为出血3~5ml。2例患儿术后第2天家长放弃治疗,其余18例新生患儿术后5.10(平均7)d进流质饮食,10-20(平均13)d出院。术后随访1-11个月,1例死亡,3例因腹泻或营养不良行保守治疗好转,另14例患儿生长良好。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小婴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国内报道较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我们对138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其中79例为小婴儿,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共收治的小婴儿腹股沟疝75例行常规手术,分析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提出意见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女性患婴, 出生后不久经食管造影初步诊断食管闭锁Ⅲb型, 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后诊断为H型食管闭锁合并食管狭窄, 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冲洗术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道冲洗治疗术的PNAC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围术期情况及手术前后胆汁淤积改善状况.结果 本组共13例患儿进行腹腔镜检查,1例术中诊断为胆道闭锁,12例诊断为PNAC的患儿均留置造瘘管,每天生理盐水冲洗,其中6例2周拔出造瘘管,4例4周拔管,1例6周拔管,1例8周拔管.经随访4~44个月,12例患儿均恢复良好.12例患儿初步诊断PNAC时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为(64.9±13.1)μmol/L,总胆汁酸(TBA)水平为(56.4±11.0)μmol/L,内科保守治疗2周后分别为(80.7±19.0)μmol/L和(64.0±16.2)μmol/L,DBil较诊断时升高(P<0.05),TBA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DBil和TBA均明显降低,分别为(44.3±21.5)μmol/L和(35.0±2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腹腔镜辅助胆道冲洗治疗PNAC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微创的优点,经胆道冲洗2周以上,治疗PNAC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BA患儿(BA组)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动态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uPAR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BA组和对照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分别为6 059.3±418.1pg/ml和4 384.4±299.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BA组血清GGT,AST和ALT水平分别为2 405.1±682.3U/L,160.8±19.8U/L和158.7±21.1U/L,对照组血清GGT,AST和ALT水平分别为11.9±6.2U/L,8.2±3.8U/L和10.8±2.7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0.1,均P0.01)。(3)BA组血清uPAR表达水平与ALT,AST和GGT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813和0.502(均P0.01)。结论血清uPAR参与了BA的发生、发展,且与其肝功能异常高度相关,可用于BA的预测、诊断及肝功能异常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 Soave 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11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辅助 Soave 巨结肠根治术,其中男81例,女34例,年龄1个月至14岁,短段型24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11例,全结肠型8例。结果115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5.70±14.17)min,术中出血量3-8 mL,平均(4.8±1.65)mL,术后近期大便5-12次,3-6个月后大便接近正常,每日2-5次,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0例,污粪15例,便秘复发2例,吻合口瘘结肠回缩1例,肛周皮炎15例,肛门狭窄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 Soave 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前诊断、术中术后规范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回盲部固定术与回肠固定术治疗三次或三次以上复发性小儿回结型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接受腹腔镜回盲部固定术与回肠固定术的75例三次或三次以上复发回结肠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行腹腔镜回肠固定术(A组),41例行腹腔镜回盲部固定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