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3 年9 月~ 2014 年9 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放疗,共4~6 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联合放疗,共4~6 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蛋白和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子宫肉瘤患者(子宫肉瘤组)手术标本和3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标本(正常子宫平滑肌组)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子宫肉瘤组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1子宫肉瘤组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P<0.05)。2在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组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子宫肉瘤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P<0.05)。3 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p1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子宫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增高,与子宫肉瘤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与疾病的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枢纽分子β-连接蛋白(β-catenin)在绒毛膜癌亲本细胞株(JEG-3)及耐药细胞株(JEG-3/VP16)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β-catenin在绒毛膜癌耐药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EG-3和JEG-3/VP16细胞株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试出两种细胞株中β-catenin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JEG-3细胞及JEG-3/VP16细胞中均可检测到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JEG-3/VP16细胞中β-catenin mRNA(1.43±0.24)和蛋白的表达(1.49 ±0.17)水平均明显高于JEG-3细胞(0.65±0.14,0.66±0.16,P<0.01),而β-catenin在JEG-3/VP16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40.13±5.17)%]明显高于在JEG-3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13.15±1.48)%,P <0.01].结论 β-catenin在耐药性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VP16中高表达,提示β-catenin可能参与了绒毛膜癌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分析(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30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保护盆腔自主神经者181例,术前辅助化疗128例,术前放疗102例。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3%(85/300),其中尿潴留44例(14.7%),盆腔淋巴囊肿29例(9.7%),腹壁切口5例(1.7%),阴道残端出血3例(1.0%),输尿管瘘2例(0.7%),肺部感染1例(0.3%),下肢静脉栓塞1例(0.3%)。术前辅助化疗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7%(38/128),未行辅助化疗者为27.3%(47/17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前辅助放疗和未行放疗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30/102)和27.8%(55/19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和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5/119)和21.5%(39/181),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可减少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否对其并发症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胃癌卵巢转移又被称为Krukenberg瘤,好发于绝经前女性,属于晚期癌症,预后很差。胃癌卵巢转移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诊治方法尚有争议。了解胃癌卵巢转移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因素,有利于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对胃癌卵巢转移近年来在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亦乐  肖辉  夏蛮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2):484-48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4例早期巨块型(≥4cm)和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用Seldinger技术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平均2个疗程,观察并评定其近期疗效.[结果]本组有效率Ⅰ b期88.8%,Ⅱa期85.7%,Ⅱb期73.6%,Ⅲb期56.5%,Ⅳa期1例CR.总有效率74.5%,化疗后手术切除率52.1%(49/94).[结论]介入治疗宫颈癌可缩小肿块,提高疗效,提高中晚期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并可使部分病人免除术后放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4例早期巨块型(≥4cm)和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用Seldinger技术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平均2个疗程,观察并评定其近期疗效。结果本组有效率Ⅰb期88.8%,Ⅱa期85.7%,Ⅱb期73.6%,Ⅲb期56.5%,Ⅳa期1例CR。总有效率74.5%,化疗后手术切除率52.1%(49/94)。结论介入治疗宫颈癌可缩小肿块,提高疗效,提高中晚期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并可使部分病人免除术后放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G2在人绒毛膜癌亲本细胞株(JEG-3)及耐药细胞株(JEG-3/VP16)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BCG2在绒毛膜癌耐药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检测ABCG2的mRNA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BCG2的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试出两种细胞株中ABCG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JEG-3细胞及JEG-3/VP16细胞中均可检测到ABCG2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JEG-3/VP16细胞中ABCG2 mRNA的表达(1.74±0.07)和蛋白的表达(1.13±0.09)水平要明显高于JEG-3细胞(0.86±0.06和0.6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ABCG2在JEG-3/VP16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50.66±3.82)%要明显高于在JEG-3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14.7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CG2在耐药性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VP16中高表达,提示ABCG2可能参与了绒毛膜癌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将本院1979年4月~199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分组,A组≤40岁,共41例;B组>40岁,共266例,将A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与B组作对比分析。子宫全切加双附件或一侧附件切除A组17例,B组98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A组13例,B组113例;子宫次广泛切除A组11例,B组55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精确χ2检验。结果原发不孕A组11例(26.8%),B组13例(4.9%)(P<0.001)。继发不孕、高血压、糖尿病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以阴道流血为主33例(80.5%),B组118例(44.4%);B组以阴…  相似文献   
10.
陈亦乐  夏蛮  肖辉  欧阳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59-2062
[目的]比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经本院治疗的早期巨块型宫颈癌166例,根据不同的术前治疗分为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放化疗组术前经动脉灌注或静脉化疗平均2疗程,同期给予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化疗组用药方法及方案剂量相同.平均2疗程.2~3周后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术前治疗结束2周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8.9%、61.0%,化疗组分别为29.6%、70.4%(P均>0.05).术后病理宫颈肿瘤残留率,放化疗组41.1%,化疗组69.0%(P<0.01);宫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完全缓解率放化疗组48.4%,化疗组26.8%(P<0.01).3年复发率,放化疗组低于化疗组(P<0.05),3年存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严重的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放化疗组尿瘘率高于化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能有效缩小肿块提高手术切除率,放化疗比单一的术前化疗更能降低宫颈肿瘤残存率,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但对预后不良高危因素的影响没有差异,对年轻患者可在新辅助化疗后选择手术,两种术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有待长期随访及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