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8岁。主诉左侧面部肿物半年。半年前曾有面部外伤,治疗期间发现左侧嚼肌区有一肿物,较硬,无疼痛不适及面瘫等症状,未曾治疗。后觉肿物渐增大,但并无特殊不适。近一个月来肿物生长速度加快,且伴张口受限,近10d来左侧面部有痛感且张口严重受限,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心包内脂肪(EAT)、胸内脂肪(IAT)体积,探讨EAT、IAT体积、EAT/IAT比值与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单纯MS患者97例,MS合并CHD患者118例.所有研究对象在64排CT扫描机上进行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应用半自动Volume软件程序逐层手动描画心包内、外脂肪轮廓,并计算出相应EAT、心包外脂肪(PAT)、IAT体积,分析EAT、PAT、IAT相关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间EAT、IAT体积、EAT/IAT比值与钙化分级、钙化积分、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1)MS合并CHD组年龄大于单纯MS组[(60.6±11.4)岁vs.(57.9±8.7)岁,P=0.001],有阳性心血管病家族史(29.7%vs.21.6%,P=0.03)、EAT[(98.3±41.4)cm3 vs(82.2±39.7) cm3,P=0.001]、IAT[(171.3±64.1)vs.(156.2±48.1) cm3,P=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高[(7.1±1.8)%vs.(6.6±2.3)%,P=0.02],而总胆固醇(TC)[(4.9±1.2) mmol/Lv vs.(5.4±1.0)mmol/L,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0±1.1) mmol/L vs.(3.6±1.0)mmol/L,P=0.03]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0.4) mmol/L vs.(1.1 ±0.3) mmol/L,P=0.04]低于单纯MS组.(2)单纯MS者EAT、PAT、IAT体积均与性别、BMI、腰围、糖尿病、高脂血症相关(P<0.05); MS合并CHD者EAT、PAT、IAT体积均与BMI、腰围正相关(P<0.05).(3)MS合并CHD组EAT、IAT与钙化积分(r=0.45,P=0.017;r=0.5,P=0.013)、Gensini积分相关(r=0.476,P=0.015;r=0.563,P=0.017),而EAT/IAT比值与钙化分级、Gensini积分无关,与钙化积分呈负相关(r=-0.321,P=0.028).结论相同BMI及腰围下MS合并CHD心包周围脂肪EAT、IAT体积明显高于单纯MS;MS患者中,无论是否合并CHD,EAT、PAT、IAT体积均与BMI、腰围正相关.MS合并CHD者EAT、IAT体积与Ge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M)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55例,所选患者均无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出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测量冠脉LM分叉角度、分叉管壁交点至斑块中心垂直线的直线距离。研究冠脉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和LM分叉角度的相关性。结果23例左前降支(LAD)存在斑块的患者中,LM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9例左回旋支(LCX)有斑块者中,LM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作为一种潜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SCTCA的完整资料,其中48例与近期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64层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562例患者中有48例经CCA证实,48例720个节段中有687个节段可做定量评价,SCTCA发现98个节段有狭窄,CCA发现92个节段有狭窄,SCTC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8.7%,阴性预测值为99.2%。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桥小脑角区的病变,单纯依靠临床表现,难以确诊。我们对60例桥小脑区病变患者进行了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现就其CT特征、鉴别诊断等简要总结如下。扫描方法与CT表现一、扫描方法:我院CT室使用的是GE—9800Quick型CT扫描机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的CT诊断及评价太原市人民医院(030001)杜晓平山西省人民医院唐笑先太原市河西区中心医院杨秉义胰腺癌是腹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往常规X线检查和B超检查较难以早期确诊。笔者总结了10年来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6...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已被广泛用于检测或排除显著的冠心病,且CCTA已成为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最主要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常规CCTA图像仅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学的评估,其改善临床预后效果不明显。为了克服常规CCTA的缺点,冠状动脉功能学的CT无创评估技术逐渐成熟,以CCTA图像为基础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已成为热点。现主要对局部流体力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进展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CT心肌灌注及CT无创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进行阐述,为CT功能学无创评估方法对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预后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方案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 6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在行回顾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根据不同对比剂方案随机分为以下3组:A组(20例)先注射对比剂,后注射生理盐水;B组(20例)先注射对比剂,后注射对比剂与盐水以3∶7比例配制的稀释液;C组(20例)先注射对比剂,后注射对比剂与盐水以1∶1比例配制的稀释液。分别测量所有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CT值。对获自显示冠状动脉、右心室均匀性及左心室壁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在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测得的CT值以及右心室均匀性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左心室壁的显示在A、B组之间或A、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在B、C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07)。结论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中,稀释对比剂方案优于传统的注射方案(A组),以3∶7比例配制的稀释液(B组)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期螺旋CT最佳扫描技术及其在肝肿瘤或肝癌探测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35例无肝肿瘤和17例肝肿瘤患者均经双期螺旋CT行肝脏扫描,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观察了正常肝脏和肝细胞癌病灶中的CT表现。结果:正常肝脏与肝细胞癌的CT表现有明显不同。在1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确切看到了14个肝细胞癌病灶,其中13个病灶在动脉期呈高密度,12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呈低密度,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2.8%和85.7%。结论:选择最优化扫描参数,可清晰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特点,并显著提高其病变的检出率,因此,双期螺旋CT扫描可当作探测肝肿瘤或肝细胞癌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对角支(DX)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72例,所选患者均无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出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测量冠脉LAD-DX分叉角度、分叉管壁交点至斑块中心垂直线的直线距离,研究冠脉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和LAD-DX分叉角度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前降支(LAD)存在斑块的患者中,LAD-DX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12例对角支(DX)有斑块者中,LAD-DX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作为一种潜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