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新生儿的发病率较低。尤其是头皮巨大血管瘤的报道甚少。在此我们报道1例新生儿巨大头皮血管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男婴,13 d,出生时发现左侧颞枕有大小约4.0 cm×5.0 cm类圆形包块,后逐渐增大。患儿饮食较好,无发热,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住院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随机分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每组49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d及10 d两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不同程度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EN组比较,术后10 d EEN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排气时间比TEN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057,P<0.05);EEN组发生轻度腹胀患者6例,轻度腹泻8例,TEN组患者出现腹胀2例,轻度腹泻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5,P<0.05).结论 早期行肠内营养能改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个数、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总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2.6)个和9.1%,观察组分别为(12.4±2.2)个和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4.8)min vs(22.7±3.3)min,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6)d vs(8.4±2.8)d,P0.05]。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的清扫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EGFR、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间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GFR与HER-2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66.1%,在癌旁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两两比较P均<0.05;EGFR蛋白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HER-2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P均<0.05);EGFR与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协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12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进行分组,术后再出血的116例为出血组,术后未出血的596例为未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血压波动(OR=9.864)、出血至手术时间(OR=7.186)、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OR=6.127)。结论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应尽快手术、做好术中止血、术后确保血压稳定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管状胃的制作及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89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实施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术后随访,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 64例患者中,无胸 -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及胸 -胃漏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TMZ)类水溶性衍生物2T-P400、2T-P600对人脑胶质瘤的抑制效应.方法 体外抑瘤实验:以MTT法测定2T-P400、2T-P600、PEG400、PEG600、TMZ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对胶质瘤细胞SHG-44的抑制率.体内抑瘤实验:制备荷SHG44人脑胶质瘤裸小鼠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TMZ组、2T-P400组、2T-P600组、聚乙二醇(PEG)组及生理盐水组,TMZ口服给药,其他药物均为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每4天测量肿瘤体积.结果 体外抑瘤效应:2T-P400和2T-P600对SHG44细胞的杀伤效果与TMZ相近,均明显优于PEG400和PEG600 (P <0.01).体内抑瘤效应:TMZ组、2T-P400组和2T-P600组抑瘤率亦明显高于PEG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2T-P400、2T-P600保留TMZ的抑瘤活性,为胶质瘤病人在术后TMZ类药物化疗提供新的药物及用药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9.
正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常借助头部CT、核磁共振进行协助诊断。近期,我院神经内科有一病例疑诊为慢性偏头痛,拟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发泡试验"明确有无右向左分流,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频谱并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最后经核磁共振、CTA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26.4±58.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99.8±45.2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62.3±44.7 mL、)和术后引流时间(7.6±1.6 d)明显小于对照组(415.1±72.6mL、9.4±2.4 d),P0.05。两组的淋巴结的清扫量(23.2±6.6个、21.6±6.4个)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5.0%)明显少于对照组(2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对机体损伤较小,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