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患者79例和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15例,对其肿块的大小、硬度、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声像图特点与良性多形性腺瘤相似,但其肿瘤相对较大,质地更硬,内部回声分布更紊乱。不同性质的肿瘤的大小和质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二维图像之特点。当多形性腺瘤大于3.0 cm,硬度较硬,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多提示恶性。  相似文献   
2.
穿支皮瓣由皮肤穿支血管供血,是常用的组织缺损修复形式,但头颈部解剖复杂、缺损形式多样以及穿支血管解剖变异等,阻碍了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临床应用缺少相关治疗指南,穿支血管的术前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穿支皮瓣的应用设计缺乏科学的规范,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少客观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提高重建效果,本共识总结全国多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团队的实践经验,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SIEA)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舌癌、颊癌、口底癌的患者各1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造影对双侧下腹部血管条件进行评估,明确腹壁浅动、静脉的起始管径和走行,并完成体表定位。根据病灶部位和缺损大小、形态,设计血管蒂的长度和皮瓣的大小、位置。术中解剖血管蒂,制备皮瓣,转移至受区,完成缺损修复。评价患者的受区重建效果及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2~14个月。结果 3例患者的腹壁浅动、静脉血管条件良好。根据术区缺损大小,制取的SIEA穿支皮瓣分别为9 cm×6 cm、8 cm×5 cm、10 cm×6 cm,血管蒂长度8~10 cm,血管蒂动脉管径0.7~1.0 mm,静脉管径1.8~2.0 mm,血管分别与受区的甲状腺上动脉、面总静脉吻合。术后皮瓣成活,受区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良好,下腹部供区无并发症。结论 SIEA穿支皮瓣的血管蒂位置比较表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体表定位,降低了皮瓣制备的难度;同时,皮瓣制备过程中不损伤腹直肌鞘及腹部肌肉,术后供区并发症少,且瘢痕隐蔽。SIEA穿支皮瓣可望成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较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增多,彩色超声逐渐成为评价颈动脉乃至全身血管病变程度的首选监测手段.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彩超表现与血脂、血糖和血黏度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机制及其早期症状.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超声诊断科和心内科.对象:选择2002-10/2003-12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首诊心血管疾病患者154例,均知情同意.方法:应用LOGIQ700及DU-5彩超仪,纵切面和横切面扫查整个颈动脉观察全部情况.测量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果糖胺、血清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红细胞比容等,评估其与斑块形成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①颈动脉的管径、扭曲程度.②有无斑块.③患者的甲状腺段颈总动脉测量频谱参数及验血指标.结果:15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患者颈动脉形态的相关彩超参数:颈总动脉前后径(9.10&;#177;0.94)mm,横径(9.02&;#177;1.03)mm.扭曲有25例,大多数为单个扭曲.内中膜增厚最明显者为4.9 mm.有斑块64例,较大斑块长8.7 mm,宽5.6mm,厚4.3 mm.②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在斑块形成过程中具有显著性意义(,=4.686,4.529,P<0.05).有斑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4.45&;#177;0.98),(1.36&;#177;0.60)mmol/L(正常值上限:5.2 mmol/L;2.25 mmol/L)].③甲状腺段颈总动脉有无斑块患者的频谱参数:频带较宽为10 cm/s左右,都有声窗.结论:血管内膜功能异常,正常水平的胆固醇或三酰甘油也会引起斑块.说明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血管内膜功能,而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是次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血管壁上的反映可能早于血液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根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结果选择合适穿支血管的依据,用于指导皮瓣制备。方法 2013年3月—12月,对52例共102侧拟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双下肢股前外侧穿支血管,了解穿支数目、来源、走行、位置、管径及血流动力学等信息,选择血供良好的区域作为皮瓣供区,指导皮瓣设计与制备,并与术中实时情况对比,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选择合适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的依据。采用SAS 9.2软件包比较术前和术中检测结果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52例患者术前共定位出208支穿支,最终27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前超声检测穿支血管的各项指标与术中实时情况对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精确地定位和选择股前外侧皮瓣的穿支血管。其选择依据为:①穿支血管管径大小为首要考虑指标;②优先考虑行程较短、易解剖的肌间隔或半肌间隔穿支;③选择流速快、阻力指数小的穿支;④穿支血管蒂长度满足修复重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超声、CT/MR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CT、MR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原发性舌癌、12例复发性舌癌术前同时行超声和CT/MR检查,对比观察肿块以及颈部淋巴结的情况。结果超声与CT/MR比较可知口腔内超声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检出率大于CT和MR,而CT和MR对于侵犯周围组织及骨骼的评估要优于超声。结论超声可作为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而对于侵袭范围较广且疑有骨质破坏的病例,可在超声的基础上再加行CT或者MR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病的患者颈动脉彩超表现与血脂和血糖的对照研究 ,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其的早期症状。方法 对 15 4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脂和血糖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前后径 (9.10± 0 .94 )mm ,横径(9.0 2± 1.0 3)mm ;管径大于 10mm分别有 18例和 19例。扭曲有 2 5例 ,大多数为单个扭曲 ,角度为 14 0~ 16 0°。内中膜增厚最明显者为 4 .9mm ;有斑块 6 4例 ,较大个长 8.7mm ,宽 5 .6mm ,厚 4 .3mm。对颈动脉有斑块或无与验血指标在正常值内或超过正常值进行卡方检验 ,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彩超能动态地观察、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进程 ,正逐渐成为评价颈动脉疾病的首选方法。笔者认为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是可以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次要因素 ,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血管内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uplexsonography ,CDS )与CT血管造影(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 )两种常用术前穿支血管定位技术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辅助设计及其准确度、敏感度对比的应用,为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罹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需行手术及同期软组织修复29例,术前应用CDS 、CTA 技术对患者双侧腹股沟区旋髂浅动脉穿支进行检测,并记录血管相关检查结果,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备18例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以术中解剖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设计诊断试验,探讨CDS 、CTA 两种技术用于诊断旋髂浅动脉穿支是否存在及管径大小的准确性。结果:18例患者行皮瓣制备,其中1 例术中未探及血管、17例术中行旋髂浅动脉管径测量,平均管径为(0.69± 0.20)mm。在诊断血管有无的试验中,CDS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82.4%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9;CTA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94.2%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5。术前测量的CDS 、CTA 平均管径分别为(0.84± 0.14)、( 1.01± 0.19)mm,将CDS 、CTA 技术术前测量的管径大小分别与术中对比,穿支动脉管径(D)分别与CDS 、CTA 测量的管径值两两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DS 、CTA 是用于术前检测穿支血管相对可靠的技术。利用CDS 、CTA 术前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定位穿支血管,可为术者提供与该穿支血管的走行、毗邻以及穿出点的精确信息,并一定程度反映血管管径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内超声在术前评估舌癌中的价值。方法口腔内超声检查37例原发性舌癌,观察二维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测量不同部位肿瘤厚度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术前口腔内超声对肿瘤厚度测量与病理标本测量的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位于舌根部、舌缘-舌根部的肿瘤超声测量厚度与病理测值的差值较单纯舌缘组、舌腹组、舌背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超声在术前测量肿瘤的厚度及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腮腺舍格伦综合征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腮腺舍格伦综合征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对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及34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腺体内团块的大小、数量,将声像图分为4型(1)弥漫型;(2)结节型;(3)类肿瘤型;(4)萎缩型。超声诊断符合率81%。结论超声检查在此病的诊断及随访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