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 11例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能不扶拐站立行走,且步态正常。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能够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15例,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2.5年,术后6个月内15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抗旋转能力强、符合生物力学、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学利  黄万涛 《现代保健》2013,(13):156-158
目的:分析下腰椎前方血管走行特点,为下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及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男女各30例)腹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患者的影像,观察下腰椎前方血管在椎体前的走行特点,测量与腰椎前方血管位置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果:三维CT重建图像发现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角男性(56.4±8.1)°,女性(61.9±8.7)°,髂总静脉汇合角男性(71.1±10.2)°.女性(77.7±11.31)°,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弗.间盘上缘的距离男性(3.39±1.02)cm,女性(3.42±1.34)cm;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S1,间盘上缘的距离男性(1.71±0.76)cm,女性(1.90±1.15)cm;L书.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3.07±0.85)cm,女性(3.16±1.11)cm。结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位置具有多变性,以腹主动脉分叉点较为多见,术前行腰椎3D-CTA检查能明确血管解剖,可为微创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6年 7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5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中男 4 5例 ,女 6例。年龄 2 3~ 6 4岁 ,平均 39岁。致伤原因 :砸压伤 2 7例 ,交通伤 15例 ,坠落伤 9例。损伤节段 :T112例 ,T12 6例 ,L117例 ,L2 18例 ,L3 8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 :压缩型 2 3例 ,爆裂型 18例 ,Chance骨折 4例 ,骨折脱位 6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A级 6例 ,B级 13例 ,C级 2 1例 ,D级 3例 ,E级 8例。伤后6h内手术 2 3例 ,2 4h内手术 19例 ,1周内手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斜位透视置人远端锁钉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股骨干骨折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斜位透视法置人远端锁钉,通过对透视次数、远端锁定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手术远端锁钉均一次锁定成功,透视次数、远端锁定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减少。结论斜位透视置入股骨干髓内钉远端锁钉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6例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6.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神经症状加重、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能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远期伤椎塌陷的发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For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igital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a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fracture site, and visual virtual reset. This not only can preoperatively plan the operation path, make reasonable operation plan, but also can predict the prognosis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