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人膈的神经支配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特点。方法: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分支染色法。结果:(1)一侧膈神经入肌后一般分为3—4支(3支型4例,4支型2例),1支(前支)向前内侧走行,支配胸部,1~2支(前外侧支)向外侧走行,支配肋部,最后1支(后支)最粗大,向后下走行,分为后外侧支和后脚支,分别支配膈中心腱外侧叶后外侧的肋部和腰部,各级神经的分支在肌束中部密集排列成神经丛。(2)6例标本均未发现左侧或右侧膈神经越过中线至对侧。(3)2例带肋间肌的标本肉眼未见有肋间神经分支进入膈。结论:(1)左、右膈神经分布于膈,未见左右侧膈神经重叠支配和优势支配。(2)膈神经的终末分支在肌束中部密集排列形成似“肾形”的神经丛带。  相似文献   
2.
含砷金属的冶炼炉渣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遇到水分会产生砷化氢气体,如防护不当,可 造成急性吸入中毒.1996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院收治了3起共11例冶炼工人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男性,年龄23~42岁.2起均为同班操作,群体中毒,1起为个 体中毒.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肝、肾及其他严重疾患.均为在清理电冶炼炉炉渣(含砷)时 ,由于灰尘大或温度高,使用水喷洒到含砷金属炉渣中,致产生大量砷化氢而吸入中毒.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最短40 min,最长39 h.参照文献[1]有关砷化氢中毒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度中毒6人,中度中毒1人,重度中毒4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细胞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合成与已知人类基因无同源性的bcl-2反义寡核苷酸(AS1与翻译起始端互补,AS2与编码区互补),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为转染载体,MTS比色实验测定细胞活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杂交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细胞.结果:所测定的5个肾癌细胞株均有稳定的bcl-2 mRNA表达;转染的反义寡核苷酸对ACHN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正义寡核苷酸无明显影响,AS2的抑制作用大于AS1;反义寡核苷酸可诱导ACHN细胞的凋亡,AS1和AS2的诱导率分别为32.1%和43.2%.结论: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肾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并进而诱导细胞的调亡.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8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的浓度显著增高,对于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与IL-1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因子。IL-18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与IL-12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并驱动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测定胸腔积液中IL-18浓度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160例HFNEF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有氧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室结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峰值CO_2排出量(VCO_2max)、最大心率(HRmax)、最大氧脉搏(VO_2/HRmax)、峰值耗氧量(VO_2max)。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DV、 LVESV、LVEF等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O_2max[(1280.94±314.60)ml/min]、VO_2/HRmax[(9.68±1.50)ml/次]、VCO_2max[(1420.54±322.03)ml/min]、HRmax[(138.98±20.97)次/min]等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1102.93±322.84)ml/min、(8.58±1.34)ml/次、(1230.34±328.28)ml/min、(131.93±15.56)次/min](P0.05)。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HFNEF患者心肺功能,但短期内对心室结构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合剂对IgA肾病大鼠TGF-β1、CTGF、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周龄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观察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于第5周、第7周、第9周,给予金水清合剂灌胃治疗,1次/d,至第12周末,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VEGF及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肾组织结构完整清晰,模型组大鼠可见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基质、系膜细胞中到重度增生,观察组病变程度比模型组轻,治疗1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蛋白的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 mRNA的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清合剂能显著改善IgA肾病大鼠肾脏损害,早期治疗改善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TGF-β1、CTGF、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目前研究发现血流动力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关系密切,计算流体力学作为一种计算模拟工具,通过模拟血管内血液流动计算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与血管几何形态、斑块成分、临床信息等相关联,揭示血流动力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的关系。该文对近些年颈动脉流体力学研究的文章进行回顾,探讨斑块形成、破裂、斑块成分及几何因素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为早期识别易损斑块提供相关科学理论,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定35例心肺功能失代偿期、21例代偿期肺心病患者血浆血管加压素(AVP)、血清钠和尿钠浓度,发现失代偿期血滑钠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肺心病患者存在低钠血症,以失代偿期多见,低钠血症以稀释性低钠血症为主,各期肺心病患者、正常对照组之间AVP水平无差异(P>0.05);低钠血症患者AVP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低钠血症的形成与AVP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PolyWin多导睡眠仪滴定CPAP呼吸机治疗用压力的选择方法.方法:先用PolyWin多导睡眠仪给患者做多导睡眠图检查,选择中至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20例在PolyWin系统的控制下,用Remstar CPAP呼吸机做压力滴定,根据患者在各压力下的睡眠结构、血氧饱和度、RDI等多项指标选择使各指标改善如正常人一样的最小压力,用此压力治疗2个月后随访病人,并用PolyWin多导睡眠仪于患者睡眠时测定其睡眠图变化,以了解选定压力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PolyWin多导睡眠仪压力滴定并结合其睡眠图变化所选定的压力治疗SAS,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使SaO2及RDI等指标恢复如正常人指标.结论:用PolyWin多导睡眠仪做CPAP呼吸机的压力滴定并根据睡眠图的变化来选择的压力,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及病人易接受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直接前入路和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骨密度与步态差异,并观察骨密度与步态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完成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0例采用直接前入路(直接前入路组),36例采用后侧入路(后侧入路组)。回顾分析两组手术前后步长、步幅、步速、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及骨密度值。结果:76例患者均配合完成至少3个月随访。直接前入路组和后侧入路组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步态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骨密度值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且直接前入路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步长、步频、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骨密度值均优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入路组与后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步态指标与骨密度值均呈正相关性(r>0,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恢复与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且步态与骨密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