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8例合并胰性脑病(PE)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ICU收治的68例SAP回顾调查,了解SAP并发PE的发生、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情况对SAP预后的影响.结果 68例SAP中8例并发PE(10.2%).其中胆源性5例,酒精性1例.死亡3例(37.5%);8例均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经手术治疗6例.8例中3例因病情危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而死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在术后10~12 d发生PE,2例均死亡.结论 胰性脑病,为SAP病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胰性脑病出现时间为急性胰腺炎起病后3~15 d,手术前后均可出现,死亡率较高.胰性脑病治疗关键在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目前胰性脑病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内引流及营养管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上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对144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胰管内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内引流及营养管术式.结果 2组病例在临床费用、住院天数及胰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胰管内引流联合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能降低胰瘘的发生瘘,减少住院天数及临床费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峰  吴耀禄  张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87-138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但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仍然是影响LC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中胆管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施行LCI355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2例(0.89%),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胆管炎5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50例ACST患者中6例药物保守治疗,44例实施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20例,肝脓肿引流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胆总管空肠吻合5例,Oddis括约肌成形4例,单纯胆总管引流11例,胆囊造瘘3例。结果:6例施行药物保守治疗者3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20例无1例死亡;肝脓肿引流4例,死亡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胆总管空肠吻合5例,Oddis扩约肌成形4例均无死亡;单纯胆总管引流11例,死亡1例;胆囊造瘘3例,2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其治疗结果与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治疗风湿病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见。据美国FDA的资料显示,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NSAID占1/3。我国即将实施处方和非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嵌顿性或绞窄性腹股沟疝经腹入路行疝囊内翻超高位结扎悬吊术的价值及疗效。方法对19例经手法复位治疗腹外疝失败的患者经腹行疝囊内翻超高位结扎悬吊术,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19例患者,手术中无副损伤,手术后无阴囊积液、血肿形成及严重疼痛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4年,无复发病例,无睾丸上提、睾丸萎缩及腹股沟区疼痛病例。结论难复性腹股沟疝超高位结扎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对手术者要求不高,易掌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13年1月经下腹单切口治疗双侧腹股沟疝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26例双侧腹股沟疝中,手术时间(50.6±11.6)min,术后住院时间(5.8±1.4)d,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10~5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下腹单小切口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切口愈合美观、恢复快、复发率低且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符合微创化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保留速走神经干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VTP+ SPCDV+ ORP)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对胃肠功能及腹水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普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8例,分为VTP+SPCDV+ ORP组(A组,n=48)和PD组(B组,n=50)两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回复时间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率及腹水的深度.结果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45±1.94)d和(4.98±2.56)d,手术后两组PHG发病率分别为47.91%和76.00%,两组手术后腹水深度分别为(2.85±1.66)cm和(4.50±1.3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TP+ SPCDV+ ORP组较PD组明显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减少PHG的发病率,减少腹水的形成,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10-2009-10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6例中术后并发同侧上肢肿胀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同侧上肢肿胀32例,发生率为25.4%。术后创口Ⅰ期愈合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为22.4%(22/98),术后创口愈合不良、皮瓣局部坏死、皮下积液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为35.7%(10/28)。结论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的直接原因是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其次为术后辅助放疗,并与创口愈合不良、皮瓣局部坏死、皮下积液等有关。适当考虑缩小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合理应用术后辅助放疗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对上肢肿胀有预防作用,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60例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组(n=30)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n=30)两种方法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的结果.结果 常规组输液量(2 980±564)ml,治愈率66.7%、病死率33.3%,限制性组输液量(1980±302)ml,治愈率90.0%、病死率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G、HCT、PLT、PT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渗液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与常规复苏组比较不致于扰乱机体代偿机制及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