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灿红 《吉林医学》2015,(4):770-771
目的:探讨移动ICU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作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确保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机械通气患者在院内转运的临床资料,将移动ICU构建前共168例械通气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移动ICU构建后共214例械通气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移位/脱出、血氧饱和度下降>20%、痰堵等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移动ICU转运延续了监护室的环境及管理水平,可降低转运中意外发生率,确保患者院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湿器联合开放性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不同时间通气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VAP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通气的各项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延缓并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J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吴灿红 《现代保健》2014,(35):109-112
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在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从而提高ICU低年资护士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能力。方法:通过成立护患沟通能力评估及培训小组,对本科室共40名工作5年内注册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技能演示、情景模拟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在相关专业知识、主动服务沟通意识、沟通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注重对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的评估,并采用多途径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能大大提高低年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良性沟通,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用于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选择需中药保留灌肠患者46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23例,比较两组灌肠后药物外溢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改良组总有效率与传统组比较,P<0.05;改良组灌肠后药液外溢、患者满意度与传统组比较,P<0.05.结论:一次性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用于保留灌肠能够使中药液外溢减少,患者舒适、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好,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床边评估指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危重病人床边评估指引,规范护士对危重病人的评估顺序,掌握评估时机,提高护理体检技能.[结果]实施危重病人床边评估指引2年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危重病人床边评估指引可有效提高ICU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BM)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该类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收集因反复肺部感染住院的236例患儿资料,其中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确诊TBM37例,分析儿童TBM的临床特征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TBM患儿与非TBM患儿的差异。结果 TBM患儿1岁内者占比高(30/37)。TBM患儿年龄小于非TBM患儿,住院时间长于非TBM患儿(P均<0.05)。TBM患儿与非TBM患儿均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TBM患儿镜下以轻、中度及1个部位软化为主,转归良好。结论 TBM是低龄儿童反复肺部感染、喘息的重要因素之一,TBM症状难以识别,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