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在宿主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血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锥虫、丝虫等寄生虫感染的研究现状 ,对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以及参与形成寄生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卵巢颗粒细胞叉头框(forkhead box,Fox)基因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不孕症患者126例,按照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3例,未妊娠组63例。回顾性分析取卵日成熟卵泡壁颗粒细胞 FoxO1、FoxO3a 和 FSHR mRNA 的表达,并对 FoxO1、FoxO3a、FSHR 之间及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组血清 E2水平高于未妊娠组(P<0.01);妊娠组优质胚胎数多于未妊娠组(P<0.01);2组 LH、P、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 FoxO1 mRNA表达高于未妊娠组(P<0.01);2组 FoxO3a及 FSHR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1和 FoxO3a与FSHR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81、0.999(P<0.01i)。结论 FoxO1和FoxO3a参与卵母细胞质量的调节,其功能与 FSHR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HCG日卵母细胞成熟度的临床因素,及卵母细胞成熟度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行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427例,根据取卵日脱颗粒细胞后卵母细胞成熟度(成熟卵母细胞数与卵母细胞数的比例)分为A、B、C三组,A组为成熟度≥80%,283例;B组成熟度为60%~79%,124例;C组成熟度60%,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LH,E_2,孕激素(P)、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成熟卵母细胞数、获卵数、MⅡ卵数、获卵率;2PN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累积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的年龄、不育年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Gn天数、用量[(12.46±2.27)d,(2 713.96±976.55)U][(12.23±1.78)d,(2 779.23±1 098.21)U]少于C组[(13.65±3.08)d,(3 365.00±1 125.9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血清E_2:A组[(14 662.80±1 157.38)pmol/L]B组[(13 556.60±1 200.66)pmol/L]C组[(10 560.56±1 338.43)pmol/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血清LH、P水平、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熟卵泡数、获卵数、MⅡ卵数: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率(获卵数/≥14mm卵泡数):(99.28%)大于B组(96.24%)、C组(9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卵裂率:A组(86.55%;99.17%)大于B组(78.19%;97.91%)和C组(79.82%;95.60%),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胚率、累积妊娠率:A组(48.03%;51.59%)和B组(44.58%;48.38%)大于C组(39.62%;3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与卵巢反应不良或对Gn敏感性下降有关;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影响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导致可供移植的胚胎数减少,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梁莹  亓蓉  李淑贤  周莉  吴晓茜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94-2596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精失败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期间接受IVF治疗患者104例,其中IVF正常受精组(NF组)63例和IVF受精失败组(FF组)41例。对两组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MⅡ卵子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黄体生成素(LH)水平、手术日处理后的向前运动精子数、优胚数、原发不孕所占比例、妊娠率进行两组比较,并且应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受精的因素。结果:手术日处理后的向前运动精子数、优胚数、原发不孕所占比例、妊娠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年龄、不孕症的年限、MⅡ卵子数与受精障碍无相关性。手术日处理后的向前运动精子数、不孕症的类型(原发,继发)与E2水平与受精障碍有关。手术日处理后的向前运动精子数、继发不孕、E2水平是受精失败的保护因素。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受精失败与手术日处理后的向前运动精子数、不孕症的类型(原发,继发)和E2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联合氯米芬用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20例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米芬微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联合氯米芬微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周期取消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早孕期流产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TH)用量、GTH刺激天数少于对照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注射日雌激素值小于对照组,周期取消率、早孕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 <0.05),正常受精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A型子宫内膜率高于对照组,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多于对照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刺激前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年龄[■=0.882(95%CI:0.511,0...  相似文献   
6.
梁莹  亓蓉  周莉  吴晓茜 《河北医药》2011,33(22):3392-3393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的实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接受IVF-ET及其衍生技术助孕诊断PCOS患者65例,与之同期接受助孕的未诊断PCOS患者98例对照研究。结果PCOS组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年龄小于对照组,HCG日E2水平高于对照组,获卵数高于对照组,MⅡ卵子数高于对照组,优胚数高于对照组,冻胚数高于对照组(P〈0.05)。9例拮抗剂方案与常规方案比较,HCG日E2水平较低,HCG日LH水平、HCG日P水平较高,获卵数、MⅡ卵子数、优胚数、冻胚数均较常规方案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组在IVF—ET过程中有良好的预后,但是要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来曲唑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可能是预防0HSS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情况,探讨小儿血液病与HPVB19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2例患者血清HPVB19-IgM及IgG。[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阳性率为52.2%(12/23),过敏性紫癜阳性率65%(13/20),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白血病阳性率31.4%(11/35),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33.3%(4/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中2例阳性;恶性淋巴瘤5例中2例阳性;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中1例阳性;总阳性率44.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PVB19感染是导致小儿血液病的主要病毒病原,尤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宿主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血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锥虫、丝虫等寄生虫感染的研究现状,对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以及参与形成寄生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p63、p73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63、p73基因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组织、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2例宫颈鳞癌和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中p6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问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主要表达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和旁基底细胞、增生的储备细胞、不典型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和鳞癌组织中.在正常组、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组(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组(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CIN Ⅲ)和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44.4%、40.0%、47.4%和68.8%,正常组、CIN组和鳞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7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主要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中,在鳞癌癌巢中散在分布.在正常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Ⅲ组和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7%、88.9%,80.0%、73.3%和46.9%,正常组和CIN组与鳞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正常组、CIN组和鳞癌组之间p63、p7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负相关.在宫颈癌中,p63蛋白的阳性率与组织学类型,分级有关,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73蛋白的阳性率仅与组织学类型有关.结论 p63高表达于鳞状细胞中,可作为宫颈鳞癌及具有向鳞状上皮分化倾向的增生储备细胞的标志物.宫颈鳞癌组织中p63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而p73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提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起到了相互拈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