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 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2、3、7、14d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 WesternBlot技术检测p-S473-Akt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3-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2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2-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组间数据分析显示:术后2-7d,实验组相关p-S473-Ak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丙戊酸钠激活了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分化的成骨细胞表面糖链,探讨是否可以用于判断干细胞的分化状态.方法 原代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种细胞表面路易斯寡糖.X、SSEA-4和多聚N-乙酰半乳糖胺糖链的差异.结果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表面路易斯寡糖.X和SSEA-4的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其分化的成骨细胞;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表面多聚N-乙酰半乳糖胺的平均荧光强度与其分化的成骨细胞之间未见差异.结论 分析细胞表面糖链的差异可以判断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背景:神经损伤后可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使细胞外Ca2+内流,造成细胞内的钙超载。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根切断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4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暴露臂丛神经不切断;对照组臂丛神经切断伤后不做其他处理;实验组臂丛神经切断伤后,给予腹腔注射Ca2+阻带剂维拉帕米4mg/(kg?d)。于切断伤后12h,24h,48h,72h,1周,2周,4周每组随机以4只取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开始,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开始升高,至伤后48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伤后1周,实验组已基本回至正常水平,但仍较假手术组高。说明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元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进入细胞内,导致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L型Ca2+通道可以被维拉帕米阻断,减少神经损伤后的Ca2+内流,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VPA)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3、7、14d四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RK1/2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ERK1/2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7-14d,p-ERK1/2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3d时,p-ERK1/2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7-14d,p-ERK1/2的表达逐渐下调;术后1-7d,实验组相关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PA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VPA激活了MAPK/ERK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脂酸是否影响原代MEF细胞的DNA损伤反应。方法利用western方法检测原代MEF细胞p53及p-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判断软脂酸是否影响原代MEF细胞的DNA损伤反应。结果(1)软脂酸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原代MEF细胞p53蛋白的表达。(2)软脂酸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原代MEF细胞p53蛋白的磷酸化。结论软脂酸可能通过抑制DNA损伤反应,有利于损伤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31例掌腱膜挛缩症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腱膜挛缩症(Dupuytren's contracture)流行于北欧及其他欧美地区,在白色人种多发,黄色人种少见,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本文对我院22年手外科的31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以探冰湫挛缩症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年Wister大鼠在坐骨神经切断后P-S473-Akt于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切断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4、6、8周5个时相处死后取其L4~L6脊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S473-Akt在相应脊髓节段中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影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对照组中P-S473-Akt表达呈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无明显改变.坐骨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在5个时相中的变化:1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时坐骨神经切断组运动神经元胞体内P-S473-Akt有明显表达,4周时达到高峰,6~8周时逐渐下调,8周时仍可见细胞核内有少量表达.结论 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成年大鼠相应脊髓节段中前角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对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是一种新近报道的少见的良性成纤维细胞性肿瘤,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软组织肿瘤, 描述为一种新的软组织肿瘤实体, 通常发生在下肢, 常累及邻近大关节, 发生在颈部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收治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颈胸交界处跨锁骨软组织血管纤维瘤病例, 患者为青年女性, 以左侧锁骨上无痛性肿物伴左侧手臂麻木感为主诉, 通过多学科联合诊治, 完整切除肿物, 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随访14个月, 患者手臂麻木感消失, 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P-ERK1/2在成年大鼠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切断组,分别于术后1、2、4、6、8周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背根神经节,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RK1/2在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假手术组中背根神经节中P-EILK1/2,有少量表达并维持一定的水平.坐骨神经切断组,1周时P-ERK1/2表达已经增加并达高峰,2周后逐渐下调,8周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后可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方式,对背根神经节中感觉神经元的凋亡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无明确外伤史足趾背屈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77侧)无明确外伤史且以足趾背屈功能障碍为主诉的患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内容包括: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胫神经、腓总神经、闭孔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支配肌及椎旁肌的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结果 66例中30例(30侧)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卡压,2例(2侧)梨状肌出口处坐骨神经卡压,18例(18侧)神经根处受到腰椎间盘压迫,6例(11侧)累及前角运动神经元病变,6例(10侧)为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4例(6侧)所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神经电生理检测所得结果阳性率为93.9%.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为无明确外伤史引起的足趾背屈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检测指标,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