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麻醉苏醒及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42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情况、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清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气管拔管时间、术中完全清醒时间、PACU平均滞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体温、寒战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血清COR、NE、ACTH、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复苏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声像图的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患者,在术后第3天行腹部彩超首诊,观察门静脉系统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以及血栓出现部位,对有血栓形成病例,以后每周超声检查一次,并动态观察溶栓效果,连续3次,最长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门静脉左支9例,门静脉右支6例,主干4例,脾静脉12例,主干伴左支3例,主干伴脾静脉2例,用药后动态观察1周2个月,3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完全溶解,3例血栓范围较前明显缩小,门静脉血流及部分病例增宽的门静脉主干内径亦逐渐恢复正常,有效的防止了漏诊、误诊。结论超声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可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出现门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超声动态观察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简单、无创、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溯源分析,为避免类似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该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接触者肛拭子、食物样本、环境涂抹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采集的38份样本中,有21份(19份肛拭子、2份环境涂抹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5.3%。分离出的21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其tlh/tdh毒力基因为阳性,PFGE分子分型显示高度同源(同源性在98.7%~100.0%之间)。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引起该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为携带tlh/tdh基因的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卫生监管力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反复腹痛,部分伴呕吐、发热、腹泻,经儿科医师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行高频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淋巴结回声以及出现部位、数目、大小,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淋巴结内部血流状况。结果:150例患儿腹腔内均可探及3枚以上淋巴回声,呈多个或簇状分布,纵径:1.0~2.7、横径:0.5~1.3,纵横比≥2.0。CDFI: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布呈淋巴门型或无血流型,为低速低阻型,RI:<0.7,经对症及抗炎治疗后复查,肿大淋巴结较前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经济、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增强程度、肿瘤被覆黏膜面溃疡情况。结果平扫所有肿块均位于胃肠道壁内,密度略低于肌肉。6例向腔外生长,3例向腔内生长,3例同时向腔内外生长。10例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边界清晰;2例略呈分叶状,边缘不清。3例可见肿瘤部位胃肠道黏膜面有浅小溃疡形成。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呈匀质实性肿块;10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中度强化;2例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静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的匀质实性肿块,边缘清晰,缓慢且均匀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9位患者行灌注检查,男56例,女23例。其中头部灌注40例,前列腺灌注10例,软组织肿瘤15例,乳房灌注14例。扫描前询问病史、过敏史;注射造影剂时关注患者血管条件,并进行预判;检查结束后对症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结果:79例患者中71例成功完成检查,其中68例出现一过性热感,其中5例合并皮肤瘙痒,7例单独出现皮肤瘙痒;11例无任何不良反应。无一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灌注扫描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排除血管条件不利于行灌注检查的病例,就能在检查过程中减少甚至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成像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36例肾移植供体行16层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排泄期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图像,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每个供体血管和集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活体肾移植术中所见作为标准,计算16层CT评价肾血管和集尿系统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16层CT检查发现变异肾动脉7支,1支外科手术中确诊的副肾动脉被漏诊.16层CT检查正确诊断了外科手术发现的全部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诊断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的特异性为100%(29/29)、100%(32/32)和100%(35/35),准确性分别为97%(36/37)、100%(36/36)和100%(36/36). 结论 16层CT检查评价活体移植肾的血管和集尿系统准确性较高,是一种很好的术前评价活体移植肾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建省泉州市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同源性关系。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2020年分离自福建省泉州市水产品的59株疑似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鉴定,利用MALDI-Biotyper数据库软件进行同源性聚类分析;采用荧光PCR法对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59株可疑菌株中只有46株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经同源性分析46株菌株之间蛋白组分特征差异比较大,可分为6大类别;经毒力基因鉴定,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检出率为100%,耐热性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性溶血素相关溶血基因(trh)均未检出。结论 MALDI-TOF MS质谱仪可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属水平的快速鉴定,福建省泉州市水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菌株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1)正常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按40mg·kg~(-1)、80mg·kg~(-1)和120mg·kg~(-1)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2)高血糖大鼠试验;也按以上方法分为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实验结果用t检验。结果:(1)正常血糖大鼠实验: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2)高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低剂量(4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1.64±3.26mmol/L和14.18±3.06mmol/L;齐墩果酸中剂量(8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4.67±2.17mmol/L和18.64±1.82mmol/L;齐墩果酸高剂量(12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7.58±4.12mmol/L和11.74±4.30mmol/L。结果显示,齐墩果酸能明显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P<0.05),且与剂量相关。结论: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