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M型微孔滤膜精滤时的点滴体会武昌铁路医院(430063)吴定国目前,M型微孔滤膜(以下简称MFM)已普遍用作注射液的精滤介质。然而部分单位缺乏应用经验,以致精滤效果不佳,本文简介应用MFM时的几点注意事项。1做好精滤前的准备工作MFM是由硝酸纤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止咳合剂的制备工艺 ,评价其止咳祛痰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的住院病人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 5 g·d-1,同时口服必漱平 16mg+咳特灵 3片 ,tid ,实验组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 5 g·d。同时口服止咳合剂10mL ,tid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 .4% ,实验组总有效率 89.4%。二者间差异显著P <0 .0 1。结论 :止咳合剂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是值得推广的止咳祛痰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较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是否存在差别,借以分析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是否参与AD的发病。方法分别抽取60例AD患者和60名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老年人的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清HS-CRP、IL-6、MDA水平,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AD患者血清HS-CRP、IL-6、MDA含量均较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老年人明显升高,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5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胰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胰瘘发生率为12.94%(11/85),其中胰管外引流者1例,内引流者10例;胰瘘的发生与吻合技术、残胰断面的处理以及胰实质的坚硬度、胰管的直径有关;胰管内引流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结论 胰管内引流和良好的胰切面血供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通畅引流与肠内营养对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μmol/L的黄连素与人肝癌细胞Hep G2共同培养24,48,72 h,用RSB法检测黄连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CyclinB1、CDC2、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连素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黄连素将人肝癌细胞Hep G2阻滞于S、G2/M期。黄连素作用48 h后人肝癌细胞Hep G2凋亡率明显增加,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大。黄连素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的Caspase-3、CDC2蛋白表达增加;而CDK4、Cy-clinB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增加Hep G2细胞CDC2蛋白表达,降低CDK4、CyclinB1蛋白表达使其阻滞于S、G2/M期;可能通过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盆腔炎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组织等发生炎症改变的一种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通过近4年的临床实践,我院研制出复方蛇舌草灌肠剂,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病人20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 蛇舌草400g,紫花地丁400g,红藤400g,川楝子200g,重楼400g,甲硝唑5g,月桂氮(艹卓)酮5g,羧甲基纤维素钠5g,共制成1000mL。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5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胰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胰瘘发生率为12.94%(11/85),其中胰管外引流者1例,内引流者10例;胰瘘的发生与吻合技术、残胰断面的处理以及胰实质的坚硬度、胰管的直径有关;胰管内引流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结论胰管内引流和良好的胰切面血供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通畅引流与肠内营养对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及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建立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模式,提出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正常值及内毒素血症诊断参考值。方法:用稀释加热法排除血浆干扰,以弃G因子鲎试剂在BET-16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下检测被试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并将结果与临床病原微生物培养比较。结果:该法强化内毒素回收率50%-150%,符合FDA1987年版要求。在临床感染91例患者中,内毒素血症37例,全部分离出>1株的G^-杆菌,其余54例血浆内毒素正常的患者中,只有5例分离出G^-杆菌。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可作为G^-杆菌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如何控制注射用水含氨超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备注射用水时常出现不合格情况,特别是含氨量超限,有时甚至超过药典限量的3~5倍。而氨是一种无色味臭,常温下易挥发的气体,当其溶于水后可形成较稳定的对人体有害的氨水。如何有效地控制氨  相似文献   
10.
Leber病(附1家3代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