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89年7月至1990年12月.在35例颅脑手术中应用国产快速医用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用于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栓塞4例,动脉瘤加固2例,颈内动脉破裂止血2例,乙状窦栓塞2例,颅底手术修补8例,颅骨瓣固定6例,颅骨修补4例,颅脑损伤5例,脑脊液漏修补3例.现分别报告如下.1、颅内AVM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术近年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的发展,颅内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术中普遍使用的栓塞方法是通过微导管注入液体粘合胶.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且多需进口,价格较贵,而且是粘合剂、横苯酯和钽粉三者分装临时配制。1990年8月10日我们首次使用国产α—氰丙烯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对脑水肿的影响,作者观察了刺激或损毁大鼠右侧蓝斑后,同侧大脑半球脑水含量的变化.结果,NE能神经元兴奋时,同侧半球脑皮质神经元也处于兴奋状态,脑内NE,肾上腺素(E)含量分别达正常组的307.46%和299.41%,脑水含量(79.21±0.28%)也较正常组(78.46±0.42%)明显增高(P<0.01).损毁蓝斑后,同侧半球脑内NE,E含量仅为正常组的12.80%和32.31%,脑水含量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能是脑水肿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按Hoehn和Yahr病情分级Ⅰ级66例,Ⅱ级129例,Ⅲ级159例,Ⅳ级181例,V级45例.采用丘脑腹外侧核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结果早期(1980年前)有效率为82.2%,疗效显著者占60%,并发症发生率为15.7%,病死率1.1%.近年来(80年代末以后)有效率为98%,疗效显著者占91%,并发症发生率4.1%,手术病死率0.3%.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经蝶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蝶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适用起源于鞍底的肿物或向鞍上扩展者。作者回顾性总结了18例颅咽管瘤的诊断方式、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方法:本组均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结果:9例肿瘤获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其余5例为部分切除,无术后死亡。15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期为3年1个月),有12例(80%)恢复良好,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对颅咽管瘤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0例震颤麻痹患者行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破坏术,在术后3天内,10天和10天以上用CT扫描分别观察破坏灶形态变化。CT扫描上呈现3~10mm圆形低密度区,周围有—20~30mm水肿区,占30%左右。以丘脑腹外侧核为中心的一片低密度占64%。其中有17例凝固灶中心有斑点状高密度区,可能为出血灶。破坏灶大小、位置与临床关系密切,而以破坏灶6~9mm临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桥脑血肿手术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昏.左侧头、面部麻木.1个月后又感右侧肢体麻木.饮水呛咳.无头痛及恶心、呕吐.既往无高血压及头部外伤史.查体:血压13.5/8.5kPa,神志清,视力正常、眼球活动灵活,无眼震,左侧面部痛觉减退,左侧角膜反射迟钝.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左侧咽反射消失.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高,腱反射( ),病理反射(-),左侧肢体活动无异常.头颅CT示左侧桥小脑角略高密度病灶,其中央为低密度,病灶界限不甚清楚,MR示桥脑基底部偏左侧有一类圆形高信号病灶,2.0cm×2.5cm、向上累及中脑.印象为桥脑肿瘤. 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单侧枕下入  相似文献   
7.
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性脑瘤,诊断本病主要根据有颅内高压表现,脑脊液检查及脑血管、脑室造影及CT扫描均无阳性征象。本病在小儿时期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我院32年期间收治的15岁以下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26例,并就其病因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本组26例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5岁以下3例;6~10岁12例;11~15岁11例。病因以头部外伤及感染(包括病毒与细菌)多见,占76.9%(20例),其次为内分泌障碍(7.7%),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贫血。病程最短者8天,半年以内者21例(80.8%),最长达3.5年。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92年4月起对13例脑膜瘤病人术前施行明胶海绵栓塞术以减少手术出血.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出血危险性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是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主要致死因素.文献报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在成人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在儿童则为脑AVM 破裂.本文对曾在我院治疗,脑血管造影及病历记录完整的20例小儿脑AVM 病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应用伽玛刀(γ-刀)治疗以性早熟为临床表现的婴儿松果体瘤和异位松果体瘤,共3例4个病灶.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1岁3个月.肿瘤直径12~22mm,平均18.5mm.肿瘤中心剂量26.7~30Gy,平均28.2Gy,边缘剂量10.7~15Gy,平均13.7Gy.随访时间9~12个月,初步结果表明:病儿的症状和肿瘤的生长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死亡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提示γ-刀是治疗婴幼儿颅内肿瘤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