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精馏塔计算常用的经典方法是Mecabe—Thiele法。M. T. 法的基础是忽略相邻两板间的温度差、和在塔板上物料的混合热以及塔的热损失。对于大多数化学性类似的液体(我们所处理的物料大多属此类),其混合液的分子气化潜热近似相等与组成无关。从而得到精馏塔内气液传质基本上是按等分子气化,等分子回流进行的结论。尽管有一系列的忽略和近似,但与实际的误差是在允许范围以内。因此,等分子气化和等分子回流是设计精馏塔普遍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液体发酵法生产酒精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出发,对本院研究成功的“两塔三段式食用酒精蒸馏技术”的特点和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料平衡的方法导出了碳平衡间接测定菌体浓度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通过碳平衡间测定菌体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甚小,证实了碳平衡法间接测定菌种浓度的可行性,从而解决了粗料发酵生产柠檬酸过程中菌体浓度难于测定的问题,为建立柠檬酸发酵数学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核黄素产生菌T30补料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呈非牛顿特性,充足的溶氧是核黄素高产的关键。补料发酵可以提高核黄素的产量,补料以补糖为主,补单糖或双糖均可。补糖时间与发酵液的pH值和菌体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发酵48h以后,控制发酵液的pH值在5.4~6.2之间,多次少量补糖,核黄素的产量可提高20%~30%.经补糖发酵后,T30的核黄素产量可达8g/L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核黄素产生菌E .ashbyii在发酵过程中菌体量、糖质量浓度、pH值、核黄素质量浓度和粘度的变化及菌体形态与核黄素生物合成之间的联系 ,发现 pH值对菌体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菌体浓度过高会导致发酵液粘度过大 ,通风供氧困难 ,菌体活力下降 .采用先低浓度培养菌体 ,然后根据发酵液 pH值的变化进行多次适量补料 ,不仅可以控制菌体的过度增殖 ,缓解通风供氧不足造成的困难 ,而且还可以保持菌体活力 ,增加核黄素的产量 .  相似文献   
6.
喷淋冷却是常用的流体热交换方式之一。由于喷淋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对材料要求不高,能承受高压,且易于清理,因此它在化工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抗菌素生产中培养基经消毒灭菌后需喷淋冷却进罐发酵。一些较大规模的工厂中,喷淋冷却水耗量相当可观,有的  相似文献   
7.
从发酵液直接制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核黄素颗粒(含VB2约10%)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通过对重力沉降、过滤和离心等分离方法的试验,发现离心分离是去核黄素发酵液中的机械水分的好方法,而重力沉降和过滤除水在工业生产中均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离心获得的浓缩的发酵液经干燥、粉碎和筛分以后可制得流动性好,容易与大宗饲料均匀混合的核黄素颗粒。在实际生产中利用喷雾和流化干燥离心获得的发酵浓缩物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