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良性病变术后并发Mondor病2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ndor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5年来收治的1012例乳腺良性病变术后并发Mondor病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总结有效的诊治方法。结果27例患者均为女性,与乳腺手术有关,主要表现为术侧胸腹壁皮下痛性条索状物,质硬韧,长度不等。3例随诊观察治愈,19例服用强的松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愈,3例经局部封闭治愈,2例经手术切除治愈。结论乳腺手术创伤可能是Mondor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需排除恶变。  相似文献   
2.
疱疹性咽峡炎为一种小儿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明显咽痛,甚至拒食,无特殊疗法,我科试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佐治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2000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980例,其中年龄≥60岁4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0岁9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临床表现、腹部体征、血常规检查、并存症、确诊时间、病理类型、预后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比例低,腹部体征少,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并存症多,确诊时间晚,病理类型以化脓、坏疽、穿孔为主,死亡率高(P〈0.05);两组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应引起老年患者重视,应仔细检查,力争尽早诊断;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患儿,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的态度、职业素养、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操作规范度的评分分别为(8.29±0.58)分、(8.51±0.47)分、(8.71±0.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0.37)分、(7.01±0.29)分、(6.74±0.50)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名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13名基本满意,仅有2名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28名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13名基本满意,有10名不满意,总满意率80.39%;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中开展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该次实验将该院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书写规范、护士沟通能力、操作技术熟练、护理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保证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该次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6例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儿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平均分常规护理管理组(n=58例)以及风险护理管理组(n=58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融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护理管理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94.82%)、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延迟性脾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DRS)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D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DRS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例,采用维持正常的循环血量、止血、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严格限制活动等,门诊随诊半年无异常;手术治疗28例,均治愈,其中单纯脾切除24例、脾修补2例、脾切除后脾组织自体移植2例,未发生凶险性感染、膈下脓肿、腹腔内出血、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15.8d。结论早期诊断DRS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非手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可适当放宽脾切除指征。  相似文献   
9.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2—2003年共收治的25例因腹部术后出现FDGE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6~35 d而治愈。结论腹部术后胃肠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FDGE的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负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D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患儿心肌缺血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川崎病患儿27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9例)、恢复期(3例)3组;又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扩张(18例)、非冠状动脉扩张(9例)2组,正常儿童(8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超声检查,阳性患儿大部分在6个月或冠状动脉扩张消失后复查,并与临床转归相比对.结果 对照组均为阴性,15例患儿心肌显像阳性,急性期9例,亚急性期5例,恢复期1例;扩张组12例阳性(66.7%),非扩张组3例阳性(33.3%).复查结果:15例患儿中13例获得随访,其中7例恢复正常,5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能无创、直观地显示川崎病患儿心肌缺血,对川崎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