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VSD在治疗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患者资料,行常规病灶清除术后,改良组15例采用双套管脉冲冲洗结合VSD持续引流7天,并与传统组10例持续灌洗引流14天比较,随访6个月。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均一期愈合,均无复发病例,但改良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术后7天(P=0.001和P=0.002)、14天(P=0.000和P=0.000)较传统组下降明显。同时改良组在住院时间(P=0.001),术后换药次数(P=0.000),局部炎症消退时间(P=0.001)等相较传统组有显著性改善。在手术时间(P=0.646)和复发率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VSD法将可调控的脉冲冲洗技术与VSD技术相结合,能迅速控制炎症,有效促进骨髓炎清创术后的恢复,便于术后管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骨髓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冲强磁场对体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3d内的SD大鼠脑室下区的NCSs,无血清培养14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于脉冲强磁场条件下用前期探索的促增殖参数(0.1Hz、4T、8次)进行干预,每次脉冲放电20ms。对照组置于相同条件下但不做干预处理。干预后第1天,采用10%胎牛血清诱导贴壁分化,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形态学变化;贴壁分化后第7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NCSs分化后第7天神经元βⅢ微管蛋白(TUJ1)及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特异性标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干预后,免疫荧光染色示实验组TUJ1阳性细胞数为(33.4±5.1)%,较对照组[(26.5±7.0)%]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的GFAP阳性细胞率[(23.9±5.0)%]较对照组[(36.2±2.2)%]明显减少 (P<0.05)。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TUJ1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682±0.086)倍,GFA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0.590±0.157)倍,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一致,实验组TUJ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多,GFA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结论脉冲强磁场具有促进NCSs向神经元分化,并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 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A3-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LC9A3-AS1在不同肾癌细胞系、24例ccRCC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敲低SLC9A3-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与迁移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9A3-AS1与miR-148a-3p/ROCK1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GEPIA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qRT-PCR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对认知康复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为认知康复教学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至2022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实习的169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对认知康复的兴趣、认知现状和学习意愿,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4%(97/169)的实习学生对认知康复感兴趣, 感兴趣的前三位认知域是记忆力[65.0%(63/97)]、注意力[60.8%(59/97)]和执行功能障碍[48.5%(47/97)]。与服从调剂的学生相比, 高考自愿填报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对认知康复更感兴趣(OR=3.41, 95%CI:1.46~7.99);与未轮转的学生相比, 轮转认知治疗室的学生对认知康复也更感兴趣(OR=2.28, 95%CI:1.12~4.6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对认知康复比较感兴趣, 但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康复师资团队建设, 提高带教教师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拓展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和临床实践机会, 并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提高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复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复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为63%,其中男性1年无瘤生存率为64%,女性1年无瘤生存率为60%.54例患者中2例因频繁发作尿路刺激症状及肉眼血尿而停止灌注治疗,1例患者因灌注后发作附睾炎而停止灌注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8.5%.结论 吉西他滨对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复发性膀胱癌患者的灌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3p)上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如缺失突变、转录失活或沉默等)被认为是包括肾癌尤其是肾透明细胞癌在内的人类多种肿瘤起始发生的关键步骤,它们与肿瘤的后续发展演变亦关联紧密.大量研究发现并证实诸如VHL、RASSF1A、SEMA3B、SETD2、PBRM1、NPRL2、GPX1等3p基因的缺失或下调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为进一步阐释肾透明细胞癌分子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关于其具体调控路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除部分基因已初步明晰外,余尚在继续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校园及其周边蝇类孳生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蝇类孳生状况,为改善校园卫生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校园所属范围及周边环境种类,以及垃圾中的蝇类孳生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校园及周边的各种垃圾中蝇类阳性孳生地为80%;尤其以学生宿舍、周边居民生活垃圾的阳性率较高;共发现蝇类9种,都是住区性蝇种,其中铜绿蝇、丝光绿蝇、家蝇等为优势蝇种。结论大学校园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学校应加大校园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肾错构瘤是肾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但生长在肾盂处的非典型错构瘤因其影像表现酷似肾盂癌,则与之难以鉴别。本文就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肾盂癌的肾错构瘤病例临床分析如下。患者,男,46岁,因"间断左侧腰部隐痛4月余"入院。  相似文献   
9.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对普外科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状况和营养支持现状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8月在普外科新入院的520例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判定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同时用已纳入患者现有的临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目前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性。结果 476例(91.5%)患者完成筛查。有营养风险者156例(32.8%),无营养风险者320例(67.2%)。在有营养风险患者中,实施临床营养支持者有131例,占84.0%;无营养风险患者中,实施了营养支持者占40.3%。结论基层县级医院普外科入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并且临床营养支持合理性尚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评价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在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羟基喜树碱常规膀胱灌注治疗1年内首次复发且经膀胱镜活检证实为NMIB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第2次TURBt,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EM 1 00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而对照组患者则继续采取羟基喜树碱3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所有患者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临床随访时间设定为2年,随访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再次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52.5%,P0.05),肿瘤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8.35±2.46)个月vs.(10.83±3.07)个月,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经暂停膀胱灌注治疗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血液学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相较于羟基喜树碱,GEM在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NMIBC患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显著提高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并延长复发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