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人流术中患者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量均有显著的降低,术后血HCG均显著降低,除1例有3次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于20 d内血HCG恢复至正常水平,2~3个月后月经水平均恢复至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有效方法,术后无需清宫治疗,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临床上进一步大标本量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加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16例子宫肌瘤的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PLE加明胶海绵颗粒,观察栓塞前后肌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介入治疗成功率100%,随访3-18个月。栓塞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加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前动脉(ACA)A1段近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ACA A1段近端动脉瘤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均获得了成功,6例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术,1例单纯采用支架植入术,3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9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1例单纯支架植入术见瘤腔内对比剂滞留,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6~ 60个月未发生颅内再出血和缺血并发症.7例术后6~ 12个月行DSA随访,动脉瘤瘤腔完全性阻塞,未见载瘤动脉狭窄及闭塞.结论 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A1段近端动脉瘤是可行的、有效的.为保证成功栓塞,恰当的微导管塑形是必须的,必要时还需结合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架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技术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支架技术辅助栓塞治疗的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宽颈动脉瘤28例,梭形动脉瘤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将支架引至动脉瘤处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结果 31例共置入支架32枚,其中Enterprise支架24枚,LEO支架5枚,Solitaire AB支架3枚。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技术2例,此2例微小动脉瘤术后见瘤腔内造影剂滞留。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29例,其中支架先释放技术7例,支架后释放技术22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取得满意疗效。术后即刻栓塞结果按改良的Raymond分级:动脉瘤体完全栓塞20例(Ⅰ级),瘤颈残留7例(Ⅱ级),瘤体显影2例(Ⅲ级)。随访1~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采用支架后释放技术使绝大多数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存活区的CT表现及血供情况,旨在为介入治疗后选择再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240例HCC患者共计288个病灶,经肝动脉灌注碘化油栓塞术(LP-TACE)介入治疗后均行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双期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强化表现,统计各血供类型所占的比例,并对比介入治疗前后肿瘤血供情况。结果 1经介入治疗后的肿瘤存活区的CT平扫表现为:肿瘤内均可见不同形状及程度的碘化油沉积,存活区均为低密度,CT值为(37.29±5.40)Hu;2肿瘤存活区肝动脉供血型119例(49.58%)、门静脉供血型9例(3.75%)、双重供血型101例(42.08%)及少血供型11例(4.58%);3介入治疗后门静脉供血型例数19例、肝动脉供血型199例、少血型22例,门静脉供血比例为8.72%(19/218);介入治疗后门静脉供血型例数115例、肝动脉供血型120例、少血型5例,门静脉供血比例为48.94%(115/235),治疗后门静脉供血比例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后HCC存活区血供类型以肝动脉供血型及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型为主,而单纯门静脉及少血供类型较少;介入治疗后门静脉对肿瘤存活区的供血显著增加,从而为介入治疗后采取再治疗的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方法:对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2例、改善4例、稳定2例、下降2例,总有效率80%;0.5a生存率80%(16例),1a生存率60%(12例),2a生存率40%(8例)。结论:护士要熟悉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意义、作用、效果,具备优质的护理配合才是TACE治疗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Enterprise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3月应用Enterprise支架(美国Codman公司)治疗颅内动脉瘤21例,其中宽颈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2例。在微导丝引导下,将支架输送导管送至动脉瘤颈以远,通过输送导管将支架引至动脉瘤处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行弹簧圈栓塞术。结果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技术2例,支架先释放技术5例,支架后释放技术14例。21例22枚支架置入顺利,全部成功释放,位置良好。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性栓塞13例,大部栓塞6例,单纯支架置入的2例微小动脉瘤见瘤腔内造影剂滞留。除1例驼背病人术后1周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外,余20例随访1~6个月无临床症状加重,未发生脑再出血或新发梗死;11例术后6~12个月行DSA,2例动脉瘤瘤颈有残留,未见支架移位和支架内狭窄。结论 Enterprise支架操作简便,易通过血管弯曲处并准确释放,为颅内动脉瘤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导管溶栓、足背溶栓、单纯抗凝3种不同治疗方案,评估溶栓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2例,对单纯抗凝组10例,足背溶栓组12例,导管溶栓组10例发病时间、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比值(INR)、溶栓时间、治疗前后患健侧周径差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导管溶栓、足背溶栓、单纯抗凝3组髌骨上20cm患/健侧周径差分别为:1.45±0.76cm,2.13±1.35cm,3.75±2.9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髌骨下15cm患/健侧腿围周径差分别为:2.1±1.93 cm,3.13±1.77cm,4.76±2.8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入院PT及INR分别为14.24±6.13s,13.53±1.53s,12.19±2.26s及1.16±0.40s,1.14±0.13s,1.03±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0天PT及INR 20.73±6.10s,27.16±7.76s,22.48±16.88s及1.70±0.48s,2.28±0.65s,1.85±1.4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溶栓组、足背溶栓组溶栓时间分别为7.0±2.21天,7.50±4.43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溶栓是一种比单纯抗凝法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