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危彤  袁芃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4):188-192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t-MN)是指细胞毒性治疗,包括化疗和(或)放疗之后出现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t-AML)、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herapy-relate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t-MDS)。随着实体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和(或)放疗后t-MN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t-MN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原发性髓系肿瘤更差。本文根据现有研究对t-MN进行综述,旨在对t-MN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危彤  袁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31(12):1569-1577
单克隆抗体由抗原结合区域(Fab)和可结晶区域(Fc)组成。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调节抗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疗效。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具有高靶向性、低毒副作用等特征,是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单克隆抗体的Fc段改造是重要的改造方法,Fc段可识别并结合表达Fc受体的免疫细胞以及与血液中的补体结合。相比于传统单克隆抗体,Fc段改造的单克隆抗体可增强或减弱对受体的亲和力,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影响抗体半衰期等机制,影响抗体的生物活性。临床上应用于肿瘤治疗的Fc段改造的单克隆抗体中,更多的是通过影响单克隆抗体与其结合的Fcγ受体(FcγR)的亲和力,影响Fc段效应功能,增强或减弱ADCC效应,从而展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潜力。大多数情况下,单克隆抗体通过ADCC效应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增强ADCC效应可提高单克隆抗体肿瘤治疗疗效。然而,在以阻断细胞表面受体或细胞因子为目标的单克隆抗体中,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FcγR和补体参与的免疫应答反而影响其疗效,因此需要减弱ADCC效应。目前,广泛应用的Fc段工程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方向:针对抗体蛋白序列的改造,如基于氨基酸取代的蛋白工程技术;针对抗体蛋白翻译后修饰部分的改造,这部分以糖基化改造技术为主;另外,针对IgG亚型框架的改造,选用新的IgG亚型(如IgG4)框架替代传统IgG1,也通过影响Fc段与FcγR的亲和力发挥作用。许多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传统单克隆抗体,Fc段改造的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及基础数据具有一定优势,在乳腺癌、血液肿瘤、肺癌等肿瘤中都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笔者就单克隆抗体经典结构、作用机制,以及Fc段改造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主要策略、临床应用情况、发展前景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不同融合基因背景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融合基因阴性(336例)、融合基因ETV6-RUNX1阳性(79例)、融合基因E2A-PBX1阳性(26例)的B-ALL患儿共441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分析3组患儿在诱导治疗第15天(TP1)、第33天(TP2)、第12周(TP3)的MR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融合基因阴性患儿中,TP1、TP2、TP3时,MRD阳性组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TV6-RUNX1阳性患儿中,仅在TP1时,MRD阳性组OS率、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2A-PBX1阳性患儿中,TP1、TP2、TP3的MRD阳性组和阴性组的OS率、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B-ALL患儿中,融合基因阴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最为明确,而ETV6-RUNX1阳性患儿和E2A-PBX1阳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欠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不同融合基因背景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融合基因阴性(336例)、融合基因ETV6-RUNX1阳性(79例)、融合基因E2A-PBX1阳性(26例)的B-ALL患儿共441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分析3组患儿在诱导治疗第15天(TP1)、第33天(TP2)、第12周(TP3)的MR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融合基因阴性患儿中,TP1、TP2、TP3时,MRD阳性组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TV6-RUNX1阳性患儿中,仅在TP1时,MRD阳性组OS率、EFS率均显著低于MRD阴性组(P < 0.05),复发率、病死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 < 0.05)。在E2A-PBX1阳性患儿中,TP1、TP2、TP3的MRD阳性组和阴性组的OS率、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B-ALL患儿中,融合基因阴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最为明确,而ETV6-RUNX1阳性患儿和E2A-PBX1阳性患儿的MRD对预后提示意义欠佳。  相似文献   
5.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 它结合了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作用的优势, 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打击。目前ADCs是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原癌基因, 可以驱动多种肿瘤类型的发生和发展, HER-2也是早期获批用于实体肿瘤ADCs的重要肿瘤靶点。抗HER-2的ADCs不仅可用于治疗HER-2阳性肿瘤, 而且对HER-2低表达肿瘤也有效。ADCs的出现打破了肿瘤中HER-2传统分型, 为HER-2低表达肿瘤带来了重大的治疗突破。抗HER-2的ADCs在实体瘤治疗中应用广泛, 在HER-2低表达肿瘤中也有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文章概述各个抗HER-2的ADCs在HER-2低表达泛瘤种(包括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尿路上皮癌、肺癌等)中的治疗进展, 总结各个抗HER-2 ADCs目前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HER-2低表达肿瘤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