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头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X光电视下采用双头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42例,随访平均2.5年,其中16例随访3年以上,骨折愈合率95.2%,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4.76%。认为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内固定可使钉的受力由较大剪应力变为较大轴向力承受,减少骨折处的剪应力,并加压于骨折端能促进骨折愈合。具有操作简单、进钉准确、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10年中收治腕掌部切割伤急诊处理失误27例资料,认为导致失误原因主要是急诊外科医生的手外科知识缺乏。强调一线外科医生要加强手外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是保证手外科早期处理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振动、噪声、微波和激光等,其对健康的影响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有害因素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从发生装置向四周传播,在某一参数范围内对人体产生影响,且不同参数影响的部位和表现不同.因此,物理性有害因素健康影响的表现与机体局部解剖结构密切相关,使局部解剖结构作为此部分教学的思路引导成为可能.本文就如何将局部解剖结构作为思路引导讲解物理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虚拟手术通过人机交互,将手术台上医师对病人的诊疗行为数字化,映射到虚拟桌上排演程序对虚人遥控开刀的动画。本文报道一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展示以Mimics中的Simulation性能模拟截骨、植入假体的过程。这类模拟手术在术前获得了手术部位信息,为置换术中的截骨正畸、假体植入等操作提供精准的预判,术中失误将随之减少,实习生也将因此而熟习外科教程,无论对临床或教学都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采用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5例良性骨肿瘤引起的骨缺损。本法优点是材料来源广,使用便利、安全,无不良反应,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背景: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大范围软组织松解,术后存在较严重的急性疼痛,导致早期功能恢复不佳而影响手术效果。目前有多种围手术期镇痛模式,其中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镇痛药物简单易行,可较好控制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关节周围注射在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例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实验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术中在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盐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评估手术前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12、24、36h患膝静息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3d运动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间VAS评分及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减轻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50例8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伴发病、麻醉和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结果 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2周60%患者扶双拐非负重离床活动,48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疗效评价为良37例,占77%,尚可7例,占14%,差4例,占8%。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要认真治理其伴发病,术中实施安全的麻醉及简单合理术式,以减少骨折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VP)后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3例(15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初次PVP术后失败的患者,男4例,女9例;年龄62 ~ 89岁,平均77.5岁。初次PVP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SA)平均为(8.1±0.8)分,术后VSA评分平均为(8.1±0.3)分。初次PVP椎体内骨水泥填充量为(2.5±1.2)mL。所有患者术后观察4~14d,经抗骨质疏松和止痛对症处理后,腰背痛症状无缓解。对靶椎致痛区行二次PVP骨水泥填充治疗。比较二次PVP手术前、后的VSA评分。 结果 13例患者初次PVP术后影像资料显示15个椎体均存在骨水泥部分灌注。二次PVP术后患椎内骨水泥平均填充量为(2.9±1.7) mL,X线片示椎体内骨水泥均匀填充。二次PVP术后1周VSA评分平均为(1.9±2.1)分,术后1个月VSA评分平均为(1.5±0.1)分,与二次PVP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11例(84.6%)患者二次PVP术后胸背或腰痛症状完全缓解,2例(15.4%)患者疼痛部分缓解。 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椎致痛区内骨折未得到良好的骨水泥填充。二次PVP能使手术椎内骨水泥填充均匀,是治疗此类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徒手"置钉进行比较,探讨自行研制的经皮胸腰椎椎弓根置钉三维定位器辅助在脊柱标本上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对新鲜保留皮肤软组织的脊柱标本2具(32个椎体)行胸腰椎序列CT扫描,使用Mimics 13.1软件确定椎弓根轴心片,测定水平面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TSA)及矢状面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SSA).定位皮肤穿刺点,对应调节水平面及矢状面角度指示器刻度指导穿刺.椎弓根随机分为两组:一侧为自行研制的经皮胸腰椎椎弓根置钉三维定位器辅助组(定位器组),对侧为"徒手"置钉组(徒手组).定位器组在定位器及X线辅助下穿刺,徒手组在C型臂影像增强系统辅助下予"徒手"技术穿刺,置入克氏针,C型臂X线机证实穿刺成功.行椎弓根CT扫描,测量2种方法穿刺的实际TSA角及SSA角,将术前测定的椎弓根TSA角及SSA角与术后实际TSA角及SSA角对比,计算偏差率;比较两组的偏差率和X线曝光次数.结果 定位器组和徒手组的穿刺TSA角偏差率平均分别为10.83%±3.41%和19.0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器组和徒手组的穿刺SSA角偏差率平均分别为13.13%±4.37%和21.15%±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器组和徒手组接受X线辅助的次数平均分别为(3.0±1.2)次和(5.3±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徒手"置钉相比,应用自行研制的经皮胸腰椎弓根置钉三维定位器可有效提高手术准确度、降低手术难度、减少X线暴露.
Abstract:
Objective To test a self-designed 3-D guiding instrument for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thoracolumbar pedicle screws in cadaveric vertebrae. Methods Two fresh cadaveric vertebral specimen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were used first for standard CT lateral scanning ofT1 to L4.Software Mimics13.1 was used to create axial images of pedicles of vertebral arch.The points of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thoracolumbar pedicle screws,transverse screw angles (TSA) and sagittal screw angles (SSA) were measured.Thirty-two vertebral bodie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2 equal groups for guiding instrument insertion and manual insertion with the aid of C-arm fluoroscopy.The quality of insertion was evaluated by postoperative CT scans.Angular devi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SA and SSA for the 2 groups.X-ray exposures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 Results The TSA angular deviation rate was ( 10.83 ± 3.41 ) % for the guiding instrument insertion group and ( 19.08 ± 4.21 ) % for the manual insertion group.The SSA angular deviation rate was (13.13 ±4.37) % for the guiding instrument insertion group and (21.15 ± 6.78) % for the manual insertion group.The guiding instrument insertion group needed 3.0 ± 1.2 X-ray exposures while the manual insertion group had 5.3 ± 1.6 X-ray exposures.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3-D guiding instrument can facilitate the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pedicle screws by improving operation accuracy and reducing operation difficulty and X-ray exposures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