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鼠轻、重度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缺血时间分别为90min和180min的小鼠轻度肠I/R损伤模型(模型1)和严重肠I/R损伤模型(模型2)。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1对照组和治疗组、模型2对照组和治疗组,共六组(n=10)。模型1和模型2治疗组小鼠均于缺血结束后再灌注前即刻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6IU/g,相应对照组于缺血结束再灌注前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2h后于下腔静脉采血。观察小肠黏膜的大体损伤情况;采用Chiu氏评分法对小肠病理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检测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鼠肠黏膜结构正常,其余各组小鼠均有明显肠黏膜损伤,并伴有黏膜MPO活性增加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升高。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模型1治疗组小鼠的肠黏膜损伤显著加重,Chiu氏评分显著升高(P〈0.01);但模型2治疗组小鼠的小肠损伤明显减轻,Chiu氏评分显著降低(P〈0.01)。模型1和模型2治疗组小鼠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及MPO活性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严重肠I/R损伤但加重轻度肠I/R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对侧股静脉入路行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结合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全肢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45例病人接受了经对侧入路的PMT+CDT治疗,其中早期血栓组(0~7天)23例,晚期(8~14天)血栓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股静脉瓣膜反流、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结果在20个月随访期间,观察到37例病人保存完好的股静脉瓣膜功能,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髂静脉再通;早期血栓组股腘(23比17)及小腿静脉(22比17)再通例数高于晚期血栓组。PTS发生率为22%,早期血栓组优于晚期血栓组,无PTS发生。结论中期随访结果证实对急性全肢型下肢DVT采用对侧入路进行PMT+CDT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早期血栓组中PTS发生率较晚期血栓组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外源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BKS糖尿病基因小鼠随机分为MCP-1组和对照组(n:30)。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1cm×1cm大小创面,沿深筋膜去除全层皮肤。MCP-1组和对照组小鼠创面局部分别予以MCP-1(50ng/d)和等体积PBS,持续3d,于伤后第3、5、7、10、14天,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胶原蛋白标志性成分羟脯氨酸(OHP)含量、新生血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从伤后第5天起,MCP-1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CP-1组各观察时相点创面组织中OH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第5、7天,MCP-1组和对照组创面每高倍视野新生血管数分别为5.25±0.83和3.2±0.52及7.46±0.69和4.8±0.8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第5、7、10天,MCP-1组创面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外源性MCP-1可加快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及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手术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月91例急性DVT(中央或者混合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为手术相关DVT(观察组),61例为非手术相关DVT(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选Angiojet吸栓治疗,后续辅以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或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支架植入率、支架直径和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平均溶栓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2.31 d vs. 1.50 d,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及死亡、心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出现6例和4例穿刺点出血,及新发2例及1例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对照组:88.52%vs.观察组:90.00%)、VRI评分及Villalt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giojet吸栓治疗用于手术相关DVT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和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 84只C57BL/6小鼠经链脲霉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后1个月于小鼠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根据创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油酸组(30mmol/L油酸溶液)和对照组(使用等体积溶剂代替油酸溶液),每组各42只.以数码照相获取图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面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计数创面内中性粒细胞(PMN)和巨噬细胞(M(φ));利用ELISA法测定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从伤后5d起,油酸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油酸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2 ±2.6)d和(19.5±1.9)d(P <0.05).油酸组伤后12、24 h的创面PMN计数和伤后3、5d的创面M(φ)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0、15 d时创面PMN计数和M(φ)计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油酸组伤后3d时创面TNF-α表达及伤后12、24 h和3d时创面IL-6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伤后10 d时创面TNF-α和IL-6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油酸能够在创伤早期加速糖尿病创面的早期炎症反应进程,在后期避免炎症反应的持续,从而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