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单、可重复性高的急性肺栓塞(APE)伴有右心功能不全(RV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实验用新西兰白兔12只,利用明胶海绵可压缩特性经股静脉注入5mm×5mm×10mm明胶海绵条2条,随血流栓塞肺动脉。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行CT肺血管成像(CTPA)及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所有明胶海绵条均恒定栓塞于双侧下肺动脉。建模前平均肺动脉压(mPAP)[(9.75±1.75)mmHg]与建模后即刻mPAP[(20.58±5.86)mmHg]、建模后1h的mPAP[(18.78±4.8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建模前后体循环收缩压(sBP)变化不显著(P=0.640)。建模前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RV/LV)为0.67±0.09,建模后45min复查为1.9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兔伴有RVD的APE动物模型制作简单,可重复性高,适用于APE诊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犬不同栓塞程度急性肺栓塞(APE)模型,评价血流动力学与右心室功能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犬9只,经股静脉注入条状自体新鲜血栓,通过控制血栓栓塞量,建立低危肺栓塞组(G1)、轻度次大面积肺栓塞组(G2)和重度次大面积肺栓塞组(G3)动物模型:评价栓塞后120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CT成像及心脏超声右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栓塞后120 min,所有实验动物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并随栓塞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G1:18.0±3.6比28.7±3.5,P0.05;G2:12.3±3.1比36.0±2.0,P0.05;G3:15.3±4.0比45.3±2.5,P0.05)。肺动脉/主动脉直径(PA/AA)较基线水平均显著升高,且PA/AA值对早期肺动脉压上升表现的较为敏感。心脏超声与CT成像均显示右心室/左心室横径(RV/LV)比值随栓塞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对低危肺栓塞组超声测量数据未见显著差异。虽然在3个实验组均观察到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数值降低,但仅G3组的改变具有显著性(57.1±1.9%比41.6±0.9%,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犬不同栓塞程度APE模型,其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功能指标指标的相关性可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胆道支架跨与不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 分析本院符合条件的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31例,支架不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25例,比较2组患者间支架置入术后4~7 d总胆红素下降率、胆道感染率及支架再阻塞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跨壶腹部组与不跨壶腹部组的生存期分别为(180.3±142.5) d、(178.6±137.7) d(P=0.840).2组患者术后4~7 d总胆红素下降率为42.0%±43.6%、41.4%±28.7%(P=0.95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5%、92.0%(P=1.0).跨壶腹部组术后胆道感染7例(22.6%),不跨壶腹部组术后胆道感染5例(20.0%)(P=0.815).2组患者支架再阻塞率分别为22.6%、28.0%(P=0.642).结论 2种支架置入方式均是治疗低位胆道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与支架非跨壶腹部放置相比,支架跨壶腹部放置未增加胆道感染及支架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二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非肿瘤性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二次BAE治疗的33例非肿瘤性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二次BAE治疗复发性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3例患者中肺部基础疾病为支气管扩张20例,肺结核后遗症13例;咯血病史中位时间为4.5年。二次BAE造影结果显示复发原因分别为靶血管再通(21/33,63.6%)、新生侧支循环(9/33,27.3%)、漏栓血管(3/33,9.1%)。二次B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年,有19例患者咯血复发,术后1个月、1年、3年、5年累计咯血复发率分别为12.3%、35.7%、61.8%、71.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次BAE术后咯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灶存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供血(HR=2.81,95%CI=1.07~7.40,P=0.036)。结论 二次BAE治疗非肿瘤性咯血安全有效。病灶存在NBSA供血为影响二次栓塞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介入技术建立制作简单、可重复性高的大鼠急性肺栓塞(APE)模型,并初步探讨APE后肺组织中CD147表达变化对肺动脉压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右侧股静脉置鞘注射Sephadex G-50葡聚糖微球的方法建立APE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ti-CD147对照组、APE组及anti-CD14...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膈下动脉(IPA)参与的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以期降低病变IPA供血的漏诊率并探究膈下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经导管栓塞治疗的51例IPA参与供血的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肺部基础病包括支气管扩张40例、肺结核6例、慢性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血管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术后早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采用血管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209例,其中早期复发(1月内)组33例,而晚期复发(1月后)组3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早期复发及晚期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所有咯血患者术后1月、6月、1年、2年和4年的累积咯血复发率分别为16%、19%、24%、33%和47%。影响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供血和肺毁损,而影响晚期复发的因素包括慢性肺结核,存在肺循环分流和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结论:血管栓塞治疗咯血安全有效。影响早期咯血复发的因素包括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供血和肺毁损,而慢性肺结核,存在肺循环分流和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是晚期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入院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入院NT-proBNP水平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并探讨NT-proBNP水平是否与预后不良相关。结果共纳入 308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55例(17.9%)。患者入院NT-proBN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相关(r=0.454, P<0.001),且心电图异常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 P<0.05)。NT-proBNP 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最佳截断值为318.1 pg/mL。多因素分析显示NT-proBNP≥318.1 pg/mL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AH 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可能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相关,其水平升高对预测aSAH患者不良结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