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 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 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深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脏嗜酸性细胞腺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嗜酸细胞腺瘤15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复习MRI表现,并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4例为单发肿瘤,1例并发肾透明细胞癌。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5~3.5cm,境界清晰。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或低信号,其中9例中央见星状疤痕。动态增强扫11例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强化,其中10例中央疤痕延迟强化,另外4例轮辐状强化。结论:肾脏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MRI特征是肿瘤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星状疤痕延迟强化以及肿瘤"轮辐状"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脑表面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表面病灶精确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例共23例,其中肿瘤15例、陈旧脑梗塞软化病灶5例、血管畸形2例、脑发育畸形1例.使用容积重建技术进行磁共振脑三维重建并暴露脑表面结构.脑表面三维重建图像和二维多平面重建图像请2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和2位年轻进修医师分别判读,对病灶累及的脑叶做出定位诊断.结果 基于二维多平面重建图像,4位医师共认定23例病灶累及脑回(沟)118个,其中定位一致的脑回(沟)8个(6.78%),仅有1位医师认定的脑回(沟)51个(43.22%);基于脑表面三维重建图像,共认定脑回(沟)93个,定位一致的脑回(沟)16个(17.2%),仅有1位医师认定的脑回(沟)28个(3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位有经验医师分别基于二维多平面重建图像和脑表面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病灶定位诊断时,定位一致的比例从50%提高到59.7%;2位年轻进修医师分别基于二维多平面重建图像和脑表面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病灶定位诊断时,定位一致的比例从16.4%提高到32.1%,后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脑表面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病灶位置及其与脑沟、脑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特征及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CT及PET-CT资料。结果 2例均为肺内单发病灶,最大径2. 0~3. 4cm,中央型及周围型各1例,2例均位于右肺上叶,肿块呈分叶征1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1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增强扫描,2例均出现均匀强化,PET-CT提示均为恶性,氟脱氧葡萄糖(FDG)最大摄取值(SUVmax)为10. 3~12. 2。结论PET-CT能够明确肺LELC是原发还是转移,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5.
CT三维重建 (three -dimensionalCT ,3DCT)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的立体形态 ,帮助临床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本文通过对 10例正常鞍区和 10例鞍区病变二维CT( 2DCT)及 3DCT的比较 ,讨论 3DCT的应用价值及其重建技术。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 2 0例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63岁 ,平均年龄 36.2岁。其中 10例为正常鞍区 ;10例鞍区病变包括垂体瘤术后 6例、鼻咽癌颅底破坏 1例、鞍区骨折 2例及鞍旁异常钙化团块 1例。检查使用西门子SOMATOMHiQSCT机 ,鞍区骨折 2例采用轴位扫描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年人骨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0岁以上的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与对照组和文献比较.探讨成年人骨肉瘤的发病率、病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病灶分布特点、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正确率等.结果:成年人骨肉瘤占所有病例的15.6%,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病程较长,平均8.7个月;约33%的病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正常,明显少于对照组;皮质旁骨肉瘤和骨干骨肉瘤的发病率较高,骨干骨肉瘤常见于邻近干骺端部位;与青少年相比,典型部位发病低而髋关节周围发病率高;骨质破坏类型(成骨型、溶骨型或混合型)无特殊性;特殊影像学表现多见,其中4例呈囊样骨破坏,病灶内囊变明显,肿瘤实质成分少.结论:成年人骨肉瘤诊断正确率低,容易误诊为骨巨细胞瘤、软骨肉瘤、转移瘤、其他恶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甚至骨髓炎等.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与青少年不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深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6例Mirizzi综合征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的临床症候群.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1.0%~2.7%[1].术前诊断困难,大多数在术中探查发现,术中处理不慎可致胆管损伤.本院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26例,结合文献及本组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傅立平  包迎伟  纪建松   《放射学实践》2010,25(6):700-70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头昏乏力3个月入院。体检: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MRI表现:平扫可见顶部中线偏左侧不规则肿块,T1WI为不均匀高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横断位上最大径约48mm×66mm,高度约41mm,增强后肿块呈明显强化,肿块与软脑膜关系密切,呈脑膜尾征,邻近脑组织呈受压改变,轻度水肿,肿块包绕上矢状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 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6例,男2例,年龄56~68岁,平均62.5岁.7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曾行MRI检查,1例仅行MRI检查.8例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HCC)和肝血管瘤,3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血管肉瘤.结果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表现:(1)CT、MRI平扫呈等低、低或等高密度(信号),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5~8 cm;(2)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或较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可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或周边有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3)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仍有畸形血管可以辨别.结论 影像学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重要价值,少部分需要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