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脑外伤后幕上血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迟发性后颅窝血肿.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此类迟发性后颅窝血肿12例,占全部颅脑外伤手术的2.0%。本文就此类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诊治要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窭后入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及面神经保留的技巧。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0例大型听神经鞘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病例均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3年,肿瘤复发3例。结论枕下乙状后入路可适用于绝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只要熟悉解剖及仔细操作,全切除肿瘤及保全面神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PHH)的危险因素及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PHH发生中的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81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并行脑室外引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发病24 h内,第3、7天脑脊液HMGB1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H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HMGB1水平与PHH的相关性。结果 81例中17例(21.0%)在发病3个月内发生PHH。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mGraeb评分、术前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尿激酶冲洗及脑脊液HMGB1水平可能是影响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发生PHH的危险因素(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mGraeb评分高、发病24h内及第7天HMGB1水平高是发生PHH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尿激酶冲洗是保护性因素(均P <0.05)。发病24h内、第7天HMGB1水平预测PH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截断值为10.94 ng/ml)和0.806(截断值为7.57 ng/ml),2个指标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814。结论 脑脊液HMGB1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发生PHH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头胀头晕1周,加重ld,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内容物,量中等,于2013年1月2日人院.体检:意识模糊,言语含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伸舌不合作,颈软,右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5.
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可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因素.颅内感染的患者如果接受过抗牛素治疗,脑脊液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低于50%[1].国内有文献报道培养的阳性率低者仅5.4%[2].在目前实际工作中,经验性治疗仍然是治疗颅内感染这一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2-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医院神经外科发生的23例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86例患者中,发生败血症23例,发生率为0.96%;23例患者中,18例患者败血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占78.26%,在适当的抗菌药物应用后,其中60.9%在48 h内症状得到了良好控制;23例患者经治疗后,能够生活自理者6例,占26.09%,重度残疾5例,占21.74%,植物人7例,占30.43%,死亡5例,占21.74%。结论及时的诊断、敏感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有效控制神经外科败血症的关键;该组败血症大多得到及时控制,但因原发基础疾病严重,整体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及面神经保留的技巧。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0例大型听神经鞘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病例均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3年,肿瘤复发3例。结论枕下乙状后入路可适用于绝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只要熟悉解剖及仔细操作,全切除肿瘤及保全面神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和/或血肿清除术之前进行了侧脑室穿刺,术后持续或间歇外引流,必要时进行ICP监测。结果:本组共进行了52例次脑室穿刺,40例(95.23%)穿刺成功,总的穿刺成功率为76.92%,26例小脑室患者中有24例(92.3%)成功放置了脑室引流管。本组存活31例(73.8%),根据GOS:康复良好18例(47.61%),中度残废8例(19.04%),重度残废4例(9.5%),植物生存状态1例(2%),死亡11例(26.19%)。结论:早期脑室穿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治疗和监护的双重作用,临床证明了其可行性及无可代替的优越性,即使是小脑室患者,也应积极施行。  相似文献   
9.
王新东  郎岳明  励勇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2):950-951,96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治疗。结果8例PCNSL患者均为单发肿瘤,6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幕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予放、化疗及综合治疗,中位生存22个月。结论PCNSL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及病理学有一定的特征。利用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早期诊断及有效综合治疗是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脑肿胀,是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动物实验证实,氧自由基清除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也有较好的疗效。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