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炎性细胞因子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活动期、缓解期So-JIA患儿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以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组血清AKA、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4%、47.1%,缓解期组分别为17.2%、27.6%,活动期组均高于缓解期组(P0.05)。So-JIA组AK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1%和97.2%,抗CCP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3%和91.9%,抗CCP抗体的灵敏度高于AKA。活动期组抗CCP抗体、IL-17、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抗CCP抗体、IL-17、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AKA和抗CCP抗体对So-JI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欠佳,二者联合检测对提高So-JIA诊断特异度,尤其对提高活动期So-JIA诊断阳性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长江航道工程水域范围内取水口有害元素污染情况,评价饮用水源地有害元素的健康风险性,从环境健康风险角度提出长江航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有利于航道工程施工期水源地保护。方法基于2013-2014年长江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水域范围内饮用水源水中有害元素:汞(Hg)、铬(Cr)、镉(Cd)、砷(As)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计算、分析、评价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水域内取水口周围水中有害元素的健康风险性。结果荆江航道工程水域范围饮用水源地水中Hg非致癌风险危害商(HQ)1,Cr、Cd致癌风险水平10-6,均处于可接受水平;As是主要风险因子,致癌风险水平在3.27×10~(-5)/年~7.95×10~(-5)/年,个别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可接受值(5.0×10~(-5)/年),但As含量低于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WHO和美国As限值(10μg/L),视为安全。结论 Hg、Cr、Cd、As等有害元素应作为长江航道工程水环境风险监测重点指标。以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作为工程水源地安全监测依据,由此提出长江航道施工期取水口安全保护措施,并为长江航道工程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卫生状况,评价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微生物的感染风险。方法以长江中游荆江航道工程河段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以及沿线水源水为分析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采用WHO及EPA推荐的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法(QMRA)评价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微生物的感染风险。结果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分别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采用江水消毒方法制备饮用水时,其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消毒效率须分别达到99.99%、99.999 99%,以保障饮用水微生物的感染风险满足EPA规定标准。结论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安全性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学要求;工程船舶自制饮用水时,加强饮用水消毒效率的监测评价,有利于保证航道工程人员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调查表明长江航运从业人员接触疫水的概率高,对钉螺生长环境的辨别能力弱,并不能自主预防。需要构建一个快速定性的识别方法。方法研究用水文情势(高流速、中流速、低流速)、水环境和底质营养水平(富营养、中营养、寡营养)、底质类型(草地、灌丛、林地、旱地、沟渠、硬底护岸)、底质湿度(湿润、干燥)、气候条件(炎热、温暖、寒冷)5类指标对位置区域进行快速评估。结果 5类指标构建了钉螺潜在分布区快速定性识别图,用高(≥60.00%)、中(30.00%~60.00%)、低(≤30.00%)3个概率区代表该区域钉螺分布的可能性,以方便从业人员迅速判断。结论该方法旨在帮助航运从业人员尽量远离潜在疫区,提前预防,降低患病风险。目前该方法处于研究阶段,后期还需要进一步试验和完善并希望能推广至所有水上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VER)对Th17/Treg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法检测VER对脂多糖(LPS)激活的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Th17/Treg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VER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结果: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脂多糖(LPS)激活后IL-17、IL-6和TGF-β1含量较未激活组显著增加(P<0.05);经LPS与10μmol.L-1VER共培养后,IL-17、IL-6和TGF-β1含量与未激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激活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经LPS与100μmol.L-1VER共培养后,IL-17、IL-6和TGF-β1含量与未激活组和激活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外来病原体等刺激,使人淋巴细胞在激活状态下增殖、分化,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紊乱。Kv1.3通道阻断剂VER在体外可通过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直接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使Th17/Treg细胞因子分泌发生改变。因此,推测T细胞膜Kv1.3钾离子通道可能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inated peptid,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和抗RA33抗体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临床意义,探讨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EORA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69例EORA、73例风湿性多肌痛(PMR)和65例老年骨关节炎(0A)患者体内3种抗体水平,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 结果 EORA患者3种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1%和94.3 0A、31.3%和91.5%、36.2%和95.4%,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种抗体串联检测,EORA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MR组和OA组(均为P<0.05),3种抗体串联检测敏感性降低,但其特异性提高至100.0%,且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 结论 抗CCP抗体、AKA和抗RA33抗体在EORA患者中均可检出,抗CCP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种抗体联合检测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3种抗体联合检测对EO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核小体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0份血清,取自健康体检者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6例.其他结缔组织病50例.分别检测其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史密斯(Sm),抗组蛋白(His)及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体。结果5种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ANA96.2%、31%,AnuA80.1%、93%,dsDNA56.6%、92%,Sm49.7%、90%,His54.7%、85%。ANA、AnuA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3种抗体(P〈0.001).AnuA、dsDNA、HiS、Sm的特异性明显高于ANA(P〈0.001)。AnuA是SLE的又一种特异性抗体,其与ANA、dsDNA抗体及Sm抗体、His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