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感音乐疗法对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少年视疲劳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矫正用眼习惯、多运动、均衡饮食等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感音乐疗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视疲劳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视疲劳症状缓解程度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少年视疲劳患者实施体感音乐疗法,可起到促进眼部肌肉放松,改善微循环,增强睫状肌收缩力,改善虹膜睫状体调节功能,缓解视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功能康复训练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颈骨折和老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利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除按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外,还结合病人机体状况遵照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路径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遵照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4个月随访,随访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每个患者在术后l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骨密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内股骨假体周围骨量均有显著降低.实验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股骨近端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两组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反映假体周围骨丢失情况,应用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路径早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可减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骨丢失,提高术后患者生活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前机体健康状况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108例60岁及以上患者进行术前全身健康状况(9项指标,分3个等级)的综合评定,总结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68.7%并存1种及以上疾病,41.1%并存2种及以上疾病,38.7%同时并存3种疾病,最多并存6种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健康状况及并存疾病情况有密切关系;本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1.4%(666/3108);有2.8%(88/3108)因心、脑、肺、肾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术前机体健康状况和并存疾病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病死率有密切关系;心、脑、肺、肾功能状况,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血糖变化对患者机体康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哮喘生命质量量表(AQLQ)、SF-36、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四所医院就诊的204例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对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因素为:抑郁、病情、焦虑、病期、年龄。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较低,其中年老(≥50岁)、病情重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更低;发作期患者生命质量低于缓解期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低。结论应根据影响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尤其注意年老、发作期和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6月收治的2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围手术期按骨科护理常规护理;2009年7~12月收治的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除执行骨科护理常规外,还运用FME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脱位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原因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估、计算,找出导致术后关节脱位的最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制定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6个高危因子的危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对防脱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人工关节未发生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1例。结论应用FMEA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保证抢救车内物品的数量及完整率,减少护士交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方便紧急情况下的使用,确保抢救质量。方法绘制抢救车示意图,标明具体物品的摆放位置、基数,设计物品有效期一览表,同时采用封条式管理,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大大地节省了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同时也让护士熟悉抢救车内物品的摆放位置,减少了抢救时的忙乱,物品完好率达100%。结论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也体现了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7.
高龄髋部骨折日渐增多,手术内固定是有效治疗手段。为制定较准确、较全面的围手术期治疗、护理计划,对97 例65 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术前全身健康状况(9 项指标,分3 个等级) 的综合评定;总结本组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并存病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及时有效治疗并存病,把握手术时机,加强各系统的观察、护理,早期离床活动,是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终末病情知情及临终关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患者 (病种、年龄、性别 )对疾病终末病情的知情要求 ,提出临终护理的必要性。方法 :以混合问卷访问的方式总结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病人对知情权要求。结果 :12 0例患者约有 84 %要求对自己的病情作真实的了解 ,包括终末病情。不同病种、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病人对知情权要求没有差别。结论 :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 ,包括终末病情甚至死亡。正确掌握这种心态 ,对临终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常用的方法。老年人尤其高龄高危患者对经直肠穿刺活检耐受性差,经常因肠道准备时间长、饮食受限,而感体力下降,出现心慌、出汗、体力不支、虚脱,甚至诱发心律紊乱及心衰,导致穿刺活检不能顺利完成。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  相似文献   
10.
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燕雄  刘洁珍 《现代护理》2007,13(8):692-693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疗法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采用湿性愈合疗法的压疮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总结。结果治愈26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